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我国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制造体系全面建成 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制造体系全面建成 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跃居世界前列

2025-08-28 09:11:39 来源:新华财经
185        0
简介:国家能源局8月26日表示,我国已形成完整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氢能产量位居全球首位。
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进展。国家能源局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国内已建立起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风电光伏产业链。这一体系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备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流程生产能力。  

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国内企业相继攻克了高效光伏电池、大功率风机等关键技术瓶颈。以光伏制造为例,我国企业已实现从硅料提纯到组件封装的全流程自主可控。风电领域,10兆瓦级以上海上风电机组实现量产,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技术进步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装备保障。  

重大能源工程的建设成效显著。白鹤滩水电站、石岛湾核电站等标志性项目的建成投产,展示了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工程实力。这些项目采用了大量自主研发的装备和技术,其中部分关键设备属全球首创。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正在向其他能源项目推广。  

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通过"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能源领域已有236项重大技术装备完成首台套认证。这些设备涵盖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油气勘探等多个领域。认证设备的成功应用,有效推动了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达9500万千瓦,较五年前增长近30倍。储能技术的突破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解决了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的难题。各类储能技术在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上不断刷新纪录。  

氢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量突破3600万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多个地区已建成涵盖制氢、储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入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在新能源发电预测、电网智能巡检等方面的应用成效显著。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得到提升。这些创新应用正在改变传统能源行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能源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合力。各地建设的能源科技园区为新技术孵化提供了良好环境。这种协同创新模式加快了技术迭代速度,推动我国能源科技水平持续提升。
         
我感兴趣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河南 - 焦作
2025年11月21日 ~ 23日
江西 - 南昌
2025年11月26日 ~ 28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