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呼和浩特下线了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标志着当地醇氢生态战略迈出关键一步。活动现场,远程与用户签署了270台醇氢重卡及客车订单,并完成首批交付。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呼和浩特交通运输的绿色转型,也为内蒙古高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提供了新思路,展现了远程“向北战役”的重要成果。
内蒙古高寒气候对传统纯电汽车构成挑战,但甲醇动力为当地新能源化提供了破局方案。甲醇凭借低温适应性和本地资源优势,成为绿色交通转型的关键。2024年,远程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合作推进醇氢电动商用车项目,计划到2026年推广4000辆甲醇汽车,并建设50座加注站。甲醇加注站改造成本低,仅为5-10万元,远低于其他新能源设施,为当地快速布局醇氢生态奠定了基础。
远程醇氢电动技术有效解决了纯电动车在严寒地区的续航与效率问题。CEO范现军表示,醇氢动力通过甲醇与增程器高效耦合,保障车辆在极寒环境下的稳定运行。甲醇的低温流动性优异,在-25℃仍能保持性能,且环保效益显著,PM排放降低98%,燃料成本减少32%-45%。目前,吉利运营的醇氢车辆超5万辆,累计里程达230亿公里,验证了其经济性与可靠性。
内蒙古用户反馈显示,醇氢电动重卡冬季续航达1500公里,规模化运营可年省300万燃料成本。醇氢客车在北方多地投用,补能仅需10分钟,车厢温度较纯电车型提升一倍,大幅改善乘车体验。此外,醇氢动力还将拓展至矿机、挖掘机等非道路场景,助力煤矿产业绿色升级。远程作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品类醇氢商用车的企业,正推动甲醇全产业链落地内蒙古。
甲醇是风光电的理想载体,其液态特性在存储与运输上优势显著,可提升内蒙古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远程醇氢产品在哈尔滨亚冬会中已验证其严寒适应性,同时减排效果突出。呼和浩特通过政策支持与设施建设,加速醇氢生态布局,为当地交通运输与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可持续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