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稀土资源开发领域,近期传来多项突破性进展。圣乔治矿业公司(St George Mining)在巴西阿拉萨(Araxa)项目以东1公里的勘探区域取得重大发现。通过螺旋钻探,团队在地下0.5米深处揭露一段厚达13.5米的矿化带,经检测,该段矿体总稀土氧化物(TREO)平均品位达12.34%,其中镨钕磁体关键稀土氧化物的品位高达3.33%,这一数据远超全球同类矿床的平均水平。尽管受地质条件限制,该区域铌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但这一结果符合项目团队对巴雷罗(Barreiro)碳酸岩体边缘地带成矿规律的预判。目前,圣乔治矿业正基于现有成果优化钻探方案,计划通过加密布孔进一步圈定矿体边界,为后续资源量估算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另一边,阿塞尔稀土公司(Axel Rare Earths)在巴西卡拉道(Caladao)项目的技术攻关取得关键突破。其选冶试验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成功开发出适用于当地稀土矿的简易淋滤提取工艺。试验数据显示,该工艺对磁体稀土元素的综合回收率可达52%,且同时适用于离子型与非离子型粘土原料。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稀土提取过程中,副产品镓的回收率亦达到25%,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经济附加值。基于试验成果,阿塞尔公司正着手设计两阶段堆浸工艺流程,通过分级浸出与多级回收的组合模式,力求在保持低成本优势的同时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与此同时,艾昂尼克稀土公司(Ionic Rare Earths)在爱尔兰的产能扩张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为应对美欧亚市场对重稀土元素的迫切需求,该公司正加速提升贝尔法斯特示范工厂的产量。自2024年1月投产以来,该厂已建立完整的废旧永磁体资源化利用体系,通过创新工艺将废杂永磁体及生产废料转化为高纯度镝、铽氧化物,产品纯度稳定在99.9%以上。这一模式不仅缓解了全球重稀土供应链压力,更为循环经济在稀土行业的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