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0 7月27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绵阳港旗游仙区300兆瓦/6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一期)正式并网投运。这是我国西南地区首座大规模混合型储能电站,为区域电网配备了"超级充电宝",有效保障四川省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稳定供应。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四川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该项目位于四川绵阳游仙区石马镇,采用分期建设模式。一期总装机容量达115兆瓦/200.525兆瓦时,创新性地结合了100兆瓦/2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和15兆瓦/0.525兆瓦时飞轮储能技术。作为四川省首批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它构建了"毫秒级响应+小时级支撑"的双重保障体系,显著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
该项目采用"电化学+飞轮"混合储能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绵阳电网500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不足的问题,改善了220千伏及以下接入电源点单一的状况。同时,项目运行将降低川西地区经绵阳负荷中心的输电功率,减少电网运行损耗,显著提升区域电压稳定水平,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少碳排放4.4万吨。在迎峰度夏期间,每日可满足10万户家庭2小时的高峰用电需求。这不仅保障了四川省夏季电力供应安全,还将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作为2025年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该储能电站的创新技术方案和示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缓解电网运行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还将为西南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引领区域能源转型发展,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