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低空经济驶入快车道 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成产业突围核心

低空经济驶入快车道 动力电池技术突破成产业突围核心

2025-07-28 10:15:02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602        0
简介:随着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大关。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场景驱动下,低空装备制造、智能空管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三大板块加速成型。作为航空器能量核心的动力电池,其技术突破正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

随着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2025年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大关。在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场景驱动下,低空装备制造、智能空管系统及安全保障体系三大板块加速成型。作为航空器能量核心的动力电池,其技术突破正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


政策层面已形成明确技术路线图。《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分阶段目标:2026年前实现400Wh/kg航空电池规模化量产,2030年完成500Wh/kg高比能电池技术验证。这一指标较现有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近一倍,直接关联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航程与载重能力。目前,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池企业已联合亿航智能、峰飞航空等整机厂商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关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关键材料体系。


上游资源市场率先感知产业热度。2025年7月24日长江现货市场数据显示,1#均价单日上涨600元至125,050元/吨,1#均价突破247,000元/吨,双双创年内新高。作为高镍三元电池的核心原料,镍钴金属占动力电池成本的比重超过35%。资源地集中度风险尤为突出:刚果(金)掌控全球70%钴储量,印尼与菲律宾合计控制50%以上镍矿供应,2024年印尼镍矿出口政策调整曾导致国际镍价三个月内暴涨42%。


技术替代与资源安全形成双重驱动。为降低对单一资源的依赖,高镍低钴、无钴正极材料研发进入中试阶段,但受制于循环寿命与成本因素,2025年市场渗透率仍不足8%。与此同时,电池回收产业虽获政策倾斜,2024年工信部新增12家符合规范的回收企业,但湿法冶金等主流工艺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实际资源回收率不足30%,难以形成有效供给补充。


当前低空经济动力电池领域已形成"技术突破-资源保障-循环利用"的三角博弈格局。能量密度指标、地缘政治风险与回收经济性三大变量相互作用,既考验着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也决定着万亿级市场能否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感兴趣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河南 - 焦作
2025年11月21日 ~ 23日
江西 - 南昌
2025年11月26日 ~ 28日
碲产业报告2025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