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国家外汇局5月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以及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的综合影响。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4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经济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具体来看,美元汇率指数(DXY)下跌4.6%至99.5,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资产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1.0%;标普500股票指数下跌0.8%。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4月全球资产价格涨跌不一,非美元货币总体升值,我国外汇储备中至少三分之一为非美元储备资产,因此产生账面浮盈。同时,外汇储备持有的债券资产价格上行,亦在账面上形成浮盈,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4月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
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同样认为,4月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整体升值,我国外汇储备中非美元储备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此外,外汇储备持有的债券资产价格上行,亦在账面上形成浮盈,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4月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
展望未来,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经济发展韧性强、活力足,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温彬也指出,我国全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出口将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5月7日,央行、金管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国内宏观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国际收支整体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国黄金储备连续六个月增加。4月末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在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下的稳健经济表现和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视。黄金储备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外汇储备的稳定性,还能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时提供一定的避险功能。
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27%。这一增长主要受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以及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的综合影响。同时,我国黄金储备连续六个月增加,4月末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在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下的稳健经济表现和对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视。展望未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态势和一系列稳市场政策将为外汇储备规模的稳定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