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京东物流产业园传来好消息,慧科新能源的20.458MW光伏项目顺利并网了。这个项目可不简单,3月10日施工机械刚进去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片25万平方米的屋顶,50天后就能变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之一。这速度简直让人惊叹,从采购材料到并网发电,全流程只用了50天,比规定的平均周期缩短了近一半,还打破了同类项目的最快并网纪录。
慧科新能源这次的“闪电速度”可不是偶然,他们用了一种独创的“三维立体推进法”。时间上,把50天的工期拆解到“小时级”,用智能工时系统实时监控进度,确保每一步都不耽误。空间上,把25万平方米的屋顶分成18个作业单元,多个工序同时交叉施工,大大提高了效率。资源上,动态调配工人和设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这次施工还用上了无人机吊装工艺,这可是个大亮点。传统施工的屋面荷载超限、人工效率低、成本高,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了。无人机直接把组件从地面运到安装点,屋面附加荷载降低了67%,高空作业时长也减少了90%,工人在地面上定位就行,安全多了。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还能实时识别障碍,吊装全程零碰撞,这安全性能真是大大提升了。
无人机吊装不仅安全,效率也高得惊人。单台无人机一次能带两块组件,一天能作业500多块,效率是人工的三倍。20MW项目的组件安装工期从30-35天缩短到18天,6台无人机一起作业,一天能装3000块。成本也优化了,人工成本降了22.7%,设备成本降了35%,管理成本也降了18%,这真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这个项目不仅是个行业标杆,还展现了中国光伏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慧科新能源用50天的极速攻坚,让无人机带着绿色组件在屋顶飞翔,这是“双碳”目标下中国速度和技术创新的生动体现。公司还表示,会继续秉持核心理念,提升团队素养和协作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项目中,确保按时并网,为清洁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来说,慧科新能源在京东物流产业园的光伏项目,以50天的极速并网成为行业标杆。他们用“三维立体推进法”和无人机吊装工艺,解决了传统施工的痛点,实现了安全、效率和成本的优化。这不仅展现了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也为“双碳”目标贡献了力量。未来,慧科新能源将继续攻坚,推动清洁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