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尼政府宣布提高采矿业税费,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锤,让本就面临诸多挑战的镍生产商处境愈发艰难,矿业公司纷纷发出利润下滑、产量或遭削减的预警。
上周末,印尼政府正式公布了对镍、煤炭、铜、黄金等重要矿产特许权使用费税率的调整方案。其中,镍的税率调整幅度尤为显著,从原本固定的10%大幅上调至14%至19%不等,具体税率将依据镍的市场价格进行浮动。
镍作为锂离子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关键金属之一。同时,它也是不锈钢生产的核心原料。印尼作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在全球镍供应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其镍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
此次矿业税费上调,波及范围甚广,淡水河谷、自由港麦克莫兰等众多矿业巨头均难以幸免。印尼矿业协会执行董事Hendra Sinadia直言,在商品价格本就低迷的当下,出台这样的政策无疑是一种额外负担。他指出,税费的增加将直接导致企业运营成本攀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一些实力较弱的公司可能不得不选择减少产量,甚至无奈关闭矿山。
大宗商品贸易一直是印尼经济的坚实支柱,而镍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然而,当前印尼镍生产商却面临着镍价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印尼国内镍供应过剩所致。此外,近期印尼出台的其他法规,如增值税上调以及强制要求使用更多生物柴油作为燃料等规定,也进一步推高了镍生产商的成本。
自今年3月起,印尼还要求自然资源出口商将更多海外收入留在国内至少一年,旨在增加外汇储备,稳定已接近历史低点的印尼盾汇率。印尼镍矿商协会更是明确表示,在镍价下行、全球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提高税费,“时机极为不当”。该协会在声明中强调,提高特许权使用费可能会严重削弱投资者对镍产业上下游的投资兴趣,降低印尼镍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引发大规模裁员。一位资深镍业高管也指出,那些没有自有加工设施的矿商将遭受最大冲击,他们很可能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冶炼厂,进而对整个镍产业链造成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