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池材料领域传来一则重磅消息,知名电池材料开发商晖阳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极具突破性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成功获得贵州省科技厅的正式立项与资助。该项目全称为“长寿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关键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经过专家评审小组严谨细致的评估后,最终赢得贵州省科技专项资金96万美元的鼎力支持,折合人民币约699万元。
这笔数额可观的资金,将精准投入到专为钠离子电池量身定制的创新硬碳负极材料的研究与示范工作中。钠离子电池凭借其价格亲民以及在低温环境下卓越的性能表现,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新宠”,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传统锂离子电池在北方寒冷气候地区“水土不服”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理想的替代材料。
尽管钠离子电池技术蕴含着诸多潜在优势,但若想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仍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其中开发出性能可靠的阳极材料便是关键一环。晖阳新能源自主研发的专有硬碳阳极材料,在性能方面表现卓越,其初始库仑效率至少可达90%,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能维持在85%或更高水平。这些关键性能指标,被业界视为攻克钠离子电池工业化规模化道路上关键技术障碍的“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晖阳新能源此次牵头的项目,是目前贵州省在阳极领域唯一获得此类资助的项目。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高度认可,更充分彰显了晖阳新能源在钠离子电池这一新兴领域的领导地位与创新能力。目前,包括晖阳新能源在内的所有获批项目详细信息,均已在贵州省科技厅官网对外公布。
晖阳新能源首席执行官胡海平对项目获批难掩兴奋之情,他表示:“我们深感荣幸能够引领长寿命、高性价比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发展潮流。这笔资金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有力肯定,更是我们从锂离子电池领域迈向下一代能源解决方案领域领导地位的重要转折点。”
晖阳新能源总部位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通过合资企业的运营模式,专注于电池材料的生产与销售。此前,公司已在贵州省成功建成一座年产5万吨的石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该基地采用低成本可再生能源进行生产,在确保石墨负极材料具备竞争力的成本结构的同时,还显著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