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太訸集团与水务集团的战略合作迎来了重要里程碑。太訸集团首个水务光伏项目——城东水质净化厂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一项目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双方在“双碳”战略实践中的深度合作正式落地,也为推动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
项目位于城东水质净化厂,主要利用太阳能资源,通过光伏发电技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以满足当地电力需求。项目装机容量为961.11千瓦,设计运行期为25年。创新性地采用了BIPV(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建筑一体化光伏)方案,通过将光伏组件替代传统建材,使光伏融入建筑形态中,形成“建材型”光伏屋顶建筑。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了发电与建筑的完美结合,还极大提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BIPV方案的应用,不仅有效减少了建筑碳排放,还通过铺设的光伏板遮挡部分池面,抑制池内水体藻类生长,减少人工清理频次,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此外,项目还利用190块光伏组件建设了106千瓦的
光伏车棚,采用光伏防水支架固定光伏组件的方式,使车棚不仅能够为车辆遮阳避雨,还能带来发电收益,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的有机结合。
该光伏发电项目采用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模式,优先保障
污水处理厂自身的用电需求。根据预测,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90.2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1.90吨,减少SO2排放量26.55吨,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量899.81吨。项目预计在8月底竣工,届时将为当地提供清洁、可再生的电力资源,助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太訸集团表示,将以卓越的技术在“光伏+”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与创新,不断推动能源板块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太訸集团不仅展示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更多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月27日,太訸集团首个水务光伏项目——城东水质净化厂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装机容量961.11千瓦,设计运行期25年,采用创新的BIPV方案,将光伏组件与建筑完美结合,实现发电与建筑美学的双重效益。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约90.2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21.90吨,减少SO2排放量26.55吨,减少CO2排放量899.81吨,预计8月底竣工。太訸集团将继续在“光伏+”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与创新,助力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