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玉门,这座因油而兴、依矿建市的城市,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在新能源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活力与潜力。玉门不仅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更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如今正加速向新能源产业转型,成为西北地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引擎。
玉门地处全国一类光资源区和二类风资源区,是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主阵地,被誉为“世界风口”。全市新能源可开发面积达4000平方公里,规划装机43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700万千瓦、光伏2400万千瓦、光热200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玉门各类电力装机规模已达723.9万千瓦,累计发电760亿千瓦时,并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凭借这些成就,玉门先后被授予“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4月26日,记者来到玉门市下西号镇豁路山西侧的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现场。作为全国首个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该项目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西北地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地上工程的开挖爆破已基本完成,厂前区、储换热等辅助系统以及厂区道路正在施工;地下工程的交通硐明挖段、硐挖段、横向交通洞已完成,主储气库的上导、中导和下导分别开挖掘进1260米、1260米和827米。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竣工投产。
该工程由酒泉能建玉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高达26.26亿元。项目采用先进高温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机组,规划建设1台300兆瓦/1800兆瓦时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设计储能时长8小时,发电时长6小时,年运行天数330天,年上网发电量预计可达5.76亿千瓦时。作为全球首台采用人工硐室储气库的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该项目依托酒泉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采用高温绝热压缩方案和先进换热系统,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大型长时储能的灵活调节作用,降低对大电网的调节支撑需求,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同时,该工程还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带来显著效益。据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波介绍,项目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可达1.5亿元,可实现税收5000万元,吸引科技人才60余人,解决就业30余人。这不仅将推动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示范,还将为玉门乃至西北地区的新能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玉门的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对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探索。它将为玉门这座传统能源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其在新能源时代实现华丽转身,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