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北京召开了一场重要的专家评审会,讨论的是30GW新能源制绿氢输氢管道(一期)项目的可行性。这个项目听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要用新能源来制取绿氢,并通过管道输送。这可是个大工程,一旦建成,对能源转型意义重大。
陕蒙30GW新能源发电储能制绿氢项目建成后,产能相当可观,年产绿氢能达到96.79万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配套建设的设施也很庞大,包括3000万千瓦的新能源发电能力、450万千瓦的储能设施,还有众多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一期3GW示范项目在乌审旗,它能为跨省绿氢输送管道提供稳定的氢源。
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这个项目的主力军。它成立于2022年12月31日,是陕西省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国有能源企业,注册资本金22.83亿元。公司业务覆盖了氢科技、氢制备、氢装备等多个领域,还拥有不少子公司和项目筹备组,总部就设在陕西榆林。
自成立以来,陕西氢能一直很忙,积极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的闭环生态链。从绿氢基地到输氢管网,再到场景应用、碳氢交易,以及燃料电池、氢内燃机等装备的研发和应用,他们都在努力布局。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的领军企业。
这个项目和陕西氢能的努力,其实代表了我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制绿氢,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能为能源供应提供新思路。输氢管道的建设,更是解决了绿氢运输的难题。陕西氢能的全产业链布局,更是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