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上海车展上,赛力斯汽车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面向量产的超大一体化压铸镁合金后车体。这一技术突破由赛力斯联合重庆大学、宝武镁业、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研发完成,并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成功实现试制下线。
此次发布的镁合金后车体采用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成功攻克48项技术难题,其中12项为行业首创性突破。相比传统
铝合金方案,该技术可实现21.8%的减重效果,同时整体性能提升超过10%。这一成果标志着镁合金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实现了从零部件到整车、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关键跨越。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减震性能好等特点。赛力斯此次技术突破,为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业内专家指出,一体化压铸镁合金车体的量产应用,将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操控性能。
在研发过程中,赛力斯与合作伙伴重点解决了镁合金材料在压铸工艺中的流动性、耐腐蚀性等技术难题。通过优化合金配方和改进压铸工艺,成功实现了超大尺寸镁合金部件的稳定生产。这一技术突破也为后续其他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轻量化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赛力斯此次发布的镁合金后车体技术,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企业在材料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为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更多车型上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