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美达能源公司与欧洲光伏分销商签订157MW组件供应协议,双方将在光伏车棚、农业大棚等创新领域合作。欧洲光伏市场正从“价格洼地”迈向“技术高地”,欧盟要求本土化生产光伏组件,这促使产业升级。苏美达的组件满足欧洲碳足迹认证,并嵌入智慧运维系统,提前布局“土地友好型”光伏场景,既规避用地限制,又为光储融合打下基础。
苏美达的157MW订单背后,是光伏技术的暗战。企业强调智慧运维和EPC解决方案,依托BC技术和钙钛矿领域的储备。2025年,TOPCon技术市占率将突破80%,但BC+HJT等复合技术成为新战场。欧盟加码钙钛矿研发,苏美达预留技术接口,为未来导入钙钛矿叠层组件铺路,展现了从产能输出到技术主导的转型。
面对欧盟30GW本土制造目标,苏美达以“柔性供应链”破局。其在德国的智能化仓储网络改造,将交付周期缩短30%,形成“欧洲仓+中国智造”的混合模式,满足本土化政策的同时保留效率优势。此外,通过EPC合作,带动逆变器等配套产品出口,实现产业链协同。
在欧盟对华光伏态度分化时,苏美达的合作模式提供新思路。通过与本土分销商深度绑定,将贸易关系升级为技术共研、标准共建的生态联盟。这与欧盟太阳能屋顶倡议契合,到2029年欧洲新建居民建筑需强制安装光伏。苏美达在BIPV领域的技术储备,有望打开年均200亿欧元的增量市场。
苏美达在光储融合方案上提前布局,卡位欧盟2027年储能强制配比政策。这种布局不仅满足未来市场需求,还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光伏市场,苏美达凭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灵活性,成功应对欧洲政策变化,为中欧光伏合作探索出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