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贯通,推动区域氢能协同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贯通,推动区域氢能协同发展

2025-04-22 15:45:50 来源:中国能源报
113        0
简介:近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氢走廊”衔接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旨在推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重庆、贵州、广西三地凭借丰富的氢能资源,已建成多个加氢站和制氢设施。通过区域协同联动,“氢走廊”将优化制氢产能布局,推动氢能车辆规模化应用,预计到2027年沿线加氢站超4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货车超1500辆,年碳减排超20万吨。

近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项目不仅是连接重庆、贵州、广西三地物流和贸易的桥梁,更是推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纽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氢走廊”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物流网络能级的全面提升,配套的清洁能源体系加速构建。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转换灵活的能源品种,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渝、黔、桂三地凭借丰富的氢能资源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区域。


三地氢能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已建成投用西南地区最大的供氢中心,以及全球首座使用地下储氢井的加氢站;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焦炉尾气制氢,建成“氢走廊”贵阳市综保区加氢站;广西投产全国首台套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攻克氢能储运难题,加快建立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体系。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渝、黔、桂为主线,贯通10个地级市区,将推动沿线地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政策协同,构建氢能供应网络化、运输服务标准化、货源组织协同化、政策保障体系化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 产业链上游:三地可根据“氢走廊”沿线加氢站需求,优化制氢产能布局,降低氢气运输成本,加速低成本、高效率制氢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加氢、制氢设备更新迭代,提升制氢行业整体竞争力。


- 产业链中游:“氢走廊”为三地企业提供了广阔合作空间,推动企业围绕应用需求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物流车辆的高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燃料电池产业集群。

- 产业链下游:“氢走廊”催生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氢能车辆在长途干线运输、市内集散、短驳运输等环节的规模化应用,为低危化工品等货源运输提供更多绿色物流选择。


业内预计,到2027年,“氢走廊”沿线建设加氢站或将超过4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货车超过1500辆,年碳减排超过20万吨。然而,在加快“氢走廊”建设中,仍存在氢价不统一、主管部门有待明确、规范标准缺乏等问题。


为克服这些挑战,需多方形成合力:


- 强化政策引导:渝、黔、桂三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氢走廊”建设的支持力度,减免氢能车辆高速通行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


- 加强区域协同联动:共同解决跨区域合作中的问题,通过联合研发、共建产业园区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 纳入全国氢能网络:与全国氢能高速、氢能走廊建设高效协同,促进更大范围氢能物流网络互联互通。


- 拓展应用场景:形成多元化应用格局,探索建设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制氢示范项目,保障沿线物流园区、工业企业的清洁、稳定能源供应。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