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标志着我国西部地区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项目不仅是连接重庆、贵州、广西三地物流和贸易的桥梁,更是推动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纽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氢走廊”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物流网络能级的全面提升,配套的清洁能源体系加速构建。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转换灵活的能源品种,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选择。渝、黔、桂三地凭借丰富的氢能资源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氢能发展的重要区域。
三地氢能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已建成投用西南地区最大的供氢中心,以及全球首座使用地下储氢井的加氢站;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及焦炉尾气制氢,建成“氢走廊”贵阳市综保区加氢站;广西投产全国首台套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加氢一体站,攻克氢能储运难题,加快建立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体系。
区域协同与产业链发展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渝、黔、桂为主线,贯通10个地级市区,将推动沿线地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政策协同,构建氢能供应网络化、运输服务标准化、货源组织协同化、政策保障体系化的可持续运营模式。
- 产业链上游:三地可根据“氢走廊”沿线加氢站需求,优化制氢产能布局,降低氢气运输成本,加速低成本、高效率制氢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加氢、制氢设备更新迭代,提升制氢行业整体竞争力。
业内预计,到2027年,“氢走廊”沿线建设加氢站或将超过40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货车超过1500辆,年碳减排超过20万吨。然而,在加快“氢走廊”建设中,仍存在氢价不统一、主管部门有待明确、规范标准缺乏等问题。
为克服这些挑战,需多方形成合力:
- 纳入全国氢能网络:与全国氢能高速、氢能走廊建设高效协同,促进更大范围氢能物流网络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