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特别是在钢铁、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的脱碳过程中。根据德国的氢能战略,到2030年,德国计划将绿氢产能提升至10吉瓦,这将有助于替代全国12%的工业用天然气。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德国政府已投入90亿欧元支持62个氢能项目,其中包括全球首条氢基直接还原铁生产线——萨尔茨吉特钢铁厂项目。该项目每年可减少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示范。
价格与成本挑战
尽管氢能被视为未来的清洁能源,但其广泛应用仍面临价格障碍。当前,工业用户采购绿氢的价格为每千克4.5至6欧元,这一价格是灰氢的两倍以上。蒂森克虏伯等企业指出,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氢能炼钢的成本将导致产品价格上涨25%。这表明,尽管氢能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在经济性方面仍需进一步突破,以实现其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基础设施进展与挑战
在基础设施方面,改建天然气管网以输氢的试验已取得进展。莱茵集团在埃森市的试点项目已成功实现10%的掺氢输送,显示出天然气管网改造的潜力。然而,全国仅有15%的管网完成了适应性改造,储氢设施的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德国地下盐穴的储氢容量仅为1.3万吨,而到2030年,预计需求将达到50万吨。这一差距凸显了德国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
未来展望与战略调整
德国的氢能战略从蓝图到落地,面临着价格、成本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挑战。为克服这些障碍,德国需要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政府和企业需共同努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不仅将有助于实现德国的能源转型目标,还将为全球氢能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