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政府近期正就铬铁矿和锰矿出口政策展开密集讨论,拟通过一系列措施限制原矿出口,推动本土选矿产业发展。这一政策调整源于该国合金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近三十年来已有超过半数铬铁厂关闭。
南非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长格维德·曼塔什在近期会议上透露,由多个政府部门组成的特别工作组正在制定冶炼行业复兴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审查矿产定价机制、改善铁路和港口运输条件、激励本土选矿产业等。政府考虑采取出口税或配额制度,限制未经加工的铬锰原矿出口。
行业数据显示,南非曾拥有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合金产业,但目前全国59座铬铁炉中,30座处于停产维护状态,部分已永久关闭。这不仅导致大量就业岗位流失,也削弱了南非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曼塔什强调,随着绿色技术发展带来的
电池材料需求激增,以及传统建筑行业持续增长,南非必须重振其合金加工能力。
在基础设施方面,南非政府计划优先改善矿产运输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的铁路运力不足和港口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矿产加工业的发展。分析人士指出,完善物流网络将显著降低选矿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南非正积极寻求国际投资者参与本土选矿项目。政府希望通过引入先进加工技术,提升铬铁矿和锰矿的附加值。有消息称,多家亚洲企业已表达投资意向,计划在南非建立现代化选矿厂。
值得注意的是,南非此次政策调整恰逢全球
关键矿产供应链重构时期。美国近期出台政策扩大本国矿产开采和加工规模,旨在减少对外依赖。这可能导致南非与美国在矿产贸易领域产生摩擦。曼塔什曾公开呼吁非洲国家考虑暂停向美国出口矿产,作为对美政策的回应。
业内专家认为,南非限制原矿出口的政策将产生深远影响。短期来看,可能造成全球铬锰矿供应紧张,推高相关产品价格;长期而言,若配套措施得当,有望帮助南非重建完整的矿产加工产业链。不过,也有声音担忧出口限制可能影响南非矿产的国际市场份额。
南非政府表示,相关政策仍在论证阶段,将充分听取业界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的出口管制方案预计将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出台,既要保障矿业就业,又要促进产业升级。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为其他资源型国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