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翱翔天际,其机身上一扇扇明亮的舷窗如同连接天空与地面的“眼睛”,为旅客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而这些承载着飞行安全与旅客视野的观察窗,以及精密复杂的机头窗框,均源自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南铝”)自主研发的航空铝材。作为我国铝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西南铝以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国产大飞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西南铝深知,C919机头窗框和旅客观察窗的铝合金材料,不仅要与机身、玻璃完美契合,还要在上万米高空承受巨大的飞行压力,因此对尺寸精度的要求极为苛刻,偏差不能超过0.2mm。同时,为了提升大飞机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材料轻量化也成为业内追求的目标。
面对这些挑战,西南铝研发团队迎难而上,与毫米级精度较劲,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针对机头窗框这一制造难度最大的部分,团队创新采用新型铝合金材料,经过两年多时间、上万次试验,通过微观组织分析与工艺参数调整,成功突破了锻件性能与应力腐蚀性能两大关键技术瓶颈,使国产铝材在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每一扇舷窗都要承受8倍大气压的极限考验,这要求我们在材料晶体结构的雕琢上达到0.01毫米的精度。”西南铝C919旅客观察窗项目负责人陈丽芳介绍,团队通过数字化仿真与微观组织调控技术,确保了窗框在万米高空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西南铝在攻关过程中,实现了从粗加工到近零件加工的关键跨越,标志着我国铝加工行业精密加工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