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特别报道了我国首台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在中国大唐江西蜈蚣山风电场成功试运的消息。这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风机智能除冰领域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这台设备通过模拟太阳辐射原理,用红外线为叶片迅速加温“解冻”,单台设备能在20秒内使3厘米厚的结冰在叶片表面融化,1分钟内使照射区域覆冰开始脱落,照射能量是夏季太阳光照的5倍至8倍。
这台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还具备“防冻”与“除冰”两种智能模式。平时它就像“天气预报员”一样,实时监测环境,提前预防结冰。遇到严重覆冰时,1小时内就能完成整台风机的精准除冰,让相当于30层楼高的巨型叶片恢复运转。这种设备的出现,解决了以往风电机组叶片结冰后除冰难的问题,为风电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发人员介绍,以往风电机组叶片结冰后的除冰问题一直是困扰新能源行业的难题。以一个装机容量为10万千瓦的风电场为例,每年因风机覆冰导致的电量损失达1000万度左右,相当于约5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这种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采用非接触式设计,目前已在5兆瓦大容量风机上验证成功,预计能提升覆冰期间发电利用小时50%。
相比传统电加热能耗高、气热法效率低、防冰涂层寿命短等技术痛点,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实现了非接触式除冰,无需改造叶片结构。它具有保护设备安全、节能高效等显著优势,特别适用于高寒山地风电场的复杂环境。这种设备的出现,为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注入了创新动力,也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智能红外风机融冰设备的成功试运,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它不仅解决了风电场叶片结冰的难题,还提高了发电效率,降低了能耗,保护了设备安全。这种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