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支架作为中国光伏电站建设的主导产品,占据着约78%的市场份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固定支架的类型主要分为PHC管桩独立桩基础和螺旋桩基础两种,材料从最初的排孔U型钢发展到现在的C型钢。材料选择也从热轧板和带钢成型后热镀锌的型钢,演变为生产更方便的锌铝镁钢板。然而,固定支架的结构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成本价格还是安全稳定性方面,都已达到极限,提升空间微乎其微。
光伏柔性支架以其独特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设计空间。在结构类型和材料选择上都相当灵活,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大跨度、高净空、低成本、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满足未来高端光伏电站的发展需求。柔性支架的结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需求设计出数百种方案,主要分为单层索(两索)、双层索(三索)、索网式(钢索四方位纵横索)、平单轴光伏柔性跟踪支架、斜单轴光伏柔性跟踪支架等类型。这些结构形式适用于山地、戈壁、农光互补、水面及海上光伏电站。
在中国,大约有300家企业从事光伏柔性支架的设计和销售,包括设计院、电池组件生产企业、逆变器生产企业以及众多的光伏支架生产企业。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在这样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环境下,光伏柔性支架的型号种类大约有300种,这是以轻钢结构为主的光伏固定支架所无法比拟的。简单来说,固定支架就像老式手机,而柔性支架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如果用汽车来比喻,固定支架就像燃油车,而柔性支架就像现在的电车或高度智能化的电动车。
虽然电车目前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它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任何产品,只要方向正确,所有缺陷都会随着科技进步而得到解决。因此,光伏柔性支架也有望成为未来光伏电站的主流产品。
光伏柔性支架是否能取代固定支架,成为光伏电站支架的主流产品,主要取决于柔性支架行业是否规范,能否有效提升产品品质、技术实力,使柔性支架的成本价格低于固定支架,安全及耐久性不低于固定支架,安装省时省力,同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如果柔性光伏支架行业能够健康发展,那么柔性支架的应用达到70%的市场份额将是顺理成章的;反之,如果柔性支架技术进步缓慢,缺乏解决现有结构缺陷的能力,支架的成本价格和安装工时费居高不下,那么柔性支架在整个光伏支架中的占比可能就不会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