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标志着大连在氢能产业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
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
在国科绿氢(大连)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德会向前来参观的企业代表介绍了250千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的工作原理。该装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每年可制氢40万标方,氢气纯度≥99.999%,同时联产120吨淡水。邓德会表示,公司充分利用大连的海水资源制氢,解决了两项核心关键技术:
1. 铠甲催化剂:用铠甲催化剂取代传统贵金属催化剂,大幅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利用效率。
目前,该公司已在园区开展10兆瓦级海水制氢联产淡水装置的研发和生产,该项目已在辽宁滨海实验室立项,未来将形成制氢、加氢、用氢的全产业链条。
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布局
此次氢能产业园开园、入驻企业投产,是金普新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进展。近年来,金普新区依托产业基础优势、科技研发优势和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联动央企“国家队”,抢先布局氢能产业,聚焦氢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和氢能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目前,氢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检测服务、示范应用等领域已走在全国前列。
金普新区、大连自贸片区还规划布局了多个氢能应用示范场景,如氢燃料电池公交、环卫车、沈大高速氢能走廊、大窑湾港口等,为企业的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实际验证和推广机会。这些示范场景不仅展示了氢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也为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的开园,不仅是大连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大连金普新区有望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重要高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