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西藏自治区已建成的最大规模光储发电项目——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这一里程碑式的工程进展赢得了中央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的连续关注与报道。该项目坐落于山南市曲松县加娃村周边区域,装机容量达到250兆瓦,并配备了50兆瓦/20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在夜间,该系统能够持续4小时输出20万千瓦时的电力,预计年均发电量将达到约3.7亿千瓦时。此外,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15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56万吨。面对高寒、低压及缺氧的恶劣建设环境,该项目成功吸纳了当地农牧民参与务工达1000余人次,为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且显著的贡献。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一)项目背景
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加娃村,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60%,昼夜温差最大将近30摄氏度。尽管面临高寒缺氧、雨雪狂风、机械高原降效等挑战,全体建设者依然克服困难,按期推进项目建设,成功实现并网发电目标。
(二)项目意义
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约3.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56万吨。这不仅有效填补了西藏用电高峰期的电力缺口,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西藏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技术创新与应用
(一)储能系统
华能加娃一期光储电站配置了5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系统,能在夜间连续4小时累计输出20万千瓦时电量。这一储能系统不仅提升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为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二)技术培训与就业
项目建设期间,华能加娃一期光储项目充分发挥藏族职工的语言优势,组织当地百姓开展光伏技术专项培训,以参工参建方式打造技术就业新平台,持续提升当地农牧民的“造血”功能。据统计,项目各标段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务工1000余人次,通过租赁当地机械设备、租住当地多余房屋等措施,累计为当地百姓增收约1400余万元,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