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Mysteel最新发布的海关数据,2025年2月,中国锂电池材料进出口活动展现出了一系列显著变化。在镍的硫酸盐方面,进口量达到16421.406吨,环比增长17.11%,同比增长12.86%,尽管1-2月总进口量同比下降11.16%。出口方面,镍的硫酸盐出口量为588.18吨,环比增长17.52%,但同比下降77.91%。
钴材料方面,MHP带入钴的进口量在2月份达到2160.29金属吨,环比下降16.49%,但同比增长高达170.41%。钴湿法冶炼中间产品的进口量为42318吨,环比下降19.2%,同比下降4.98%。电解钴的进口量为475吨,环比下降4.74%,但同比上涨111.19%。在出口方面,未锻轧钴的出口量为452吨,环比下降69.96%,但同比上涨54.19%。四氧化三钴的进口量微乎其微,而出口量则达到362.206吨,环比增长29.52%,同比增长37.81%。
锂材料方面,锂辉石的进口量为56.71万吨,环比下降3.9%,其中澳大利亚是主要进口来源。碳酸锂的进口量为1.23万吨,环比下降38.7%,但同比增加6.4%。氢氧化锂的进口量为1365吨,环比增长34.5%,同比增加33.1%。在出口方面,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出口量均有所波动,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方面,进口量普遍下降,而出口量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三元正极材料的出口量,同比增长53.76%,显示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磷酸铁锂的进口量虽小但有所增长,而出口量则大幅增长,反映出国内外市场对这一材料的需求正在上升。
负极材料方面,人造石墨的进口量大幅增长,而出口量则有所下降。鳞片石墨和球化石墨的进出口量也各有波动,反映出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2025年2月中国锂电池材料的进出口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