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储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网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有效解决电网调峰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顺利推进,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项目概况
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设计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该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和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电站计划2029年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30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建成后,电站将主要承担河南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等任务,显著提升河南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投资主体与建设模式
作为该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主体,长江电力贯彻落实三峡集团抽水蓄能“预、投、建、运”机制,协同三峡建工集团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同时,长江电力持续深化“抽蓄+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模式,助力三峡集团抽水蓄能业务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三峡力量。
项目对电网和能源转型的贡献
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将有效补充河南电网调峰缺口,减轻能源保供压力。在用电低谷时,电站通过抽水储能,将多余的电能转化为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电站释放储存的势能,快速发电,满足电网的高峰需求。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电网的调峰能力,还增强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还将促进新能源的消纳。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项目的不断增加,其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在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存电能,在新能源发电不足时释放电能,有效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推动能源转型。
未来展望
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河南省在抽水蓄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项目的建成和运营,河南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运行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推动全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长江电力作为投资主体,将继续贯彻落实三峡集团的“预、投、建、运”机制,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建设。同时,长江电力还将持续深化“抽蓄+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抽水蓄能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河南巩义后寺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决策顺利通过,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该项目设计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计划2029年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30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建成后,电站将显著提升河南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有效补充河南电网调峰缺口,减轻能源保供压力。长江电力作为投资主体,将继续推进项目建设,助力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