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超高温热泵储能示范工程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塞科学谷正式开工,标志着超高温热泵储能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该项目由湖州工业控制技术研究院主导,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领域产业升级和冷热能低碳转型,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该项目坐落于湖州工控院西塞山科学谷大装置实验基地,其一期工程乃8MW/400℃超高温热泵储能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7月正式投入调试运行,涵盖超高温热泵制热系统、熔盐储能系统、蒸汽/水循环系统以及冷却系统。在电力负荷低谷时段,超高温热泵将启动制热流程,并将所产热能储存于熔盐储能系统之中;待用户有所需求时,则通过换热器释放蒸汽。项目一期所设计的蒸汽供应参数如下:最高压力可达1MPa,蒸汽温度可达380℃,蒸汽流量为11.5t/h,电制热功率为8MW,制热效率更是高达130%。作为当前全球范围内在建及已建项目中功率最大的超高温热泵系统工程示范项目,该项目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在应用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就该项目的战略意义与应用前景而言,其投运后将强有力地支撑面向工业低碳化的超高温热泵储能技术在优化运行、安全控制、分布式协同、流程重构及变工况运行等工控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通过促进超高温热泵储能技术在流程工业蒸汽脱碳、清洁能源的有效消纳、火电的深度调峰改造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该项目将为推动我国能源领域的产业升级以及冷热能低碳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超高温热泵储能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关注。湖州超高温热泵储能项目的开工,不仅是技术突破的体现,更是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探索。
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该项目通过超高温热泵制热和熔盐储能系统的结合,实现了热能的高效储存和灵活利用。制热效率高达130%,显示出该技术在能源转换和利用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项目的设计参数(如蒸汽温度380℃、蒸汽流量11.5t/h)使其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的高参数蒸汽需求,为工业低碳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湖州超高温热泵储能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我国在超高温热泵储能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还在应用领域展现了广泛前景。未来,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实施,超高温热泵储能技术将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产业升级和冷热能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