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组件的退役量急剧增加,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据行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组件的退役量将超过800万吨,并在2050年攀升至7800万吨以上。然而,目前废旧光伏组件回收产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技术水平不高、回收效率低、对环境影响较大以及设备智能化程度不足等问题突出。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节能太阳能公司联合设备厂家研发了国内首条万吨级集装箱式智能光伏组件回收示范线,并于近日在湖北监利电站项目成功落地。该示范线创新采用移动式集装箱设计,相当于一个可灵活移动的退役光伏组件“处理工厂”,能够快速部署到各类项目场地,实现废旧光伏组件中玻璃、铝边框、接线盒等部件的就地回收,从而大幅降低废旧光伏组件的运输成本。
这条示范线的拆解效率高达60块/小时,回收所得铝边框、玻璃等产物的纯度均超99%。从组件上料到各组分回收的全过程实现了数控化、自动化,技术工艺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此外,示范线通过内置隔音棉和末尾除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了无废液、无废气排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不仅为废旧光伏组件回收提供了经济、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案,还为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本过高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突破。
中节能太阳能公司表示,该示范线的落地标志着公司实现了从太阳能组件的生产、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闭环链条布局。这不仅是公司在开拓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一步,也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这条示范线的成功运行,预计将在未来吸引更多企业投身光伏组件回收领域,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
我国首条万吨级集装箱式智能光伏组件回收示范线的成功投运,是我国在光伏组件回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它不仅解决了废旧光伏组件回收处理的技术难题,还为光伏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随着更多类似的回收示范线的建设和推广,我国有望在全球光伏组件回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