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这个方案为了通过建设五个功能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这五个功能区包括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和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
根据《方案》,到2025年底,甘肃省将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目标是实现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5%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35%左右。煤电装机将达到34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装机超过600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超过60万千瓦。
到2030年底,甘肃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将基本建成。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6亿千瓦,占比70%左右,发电量占比超过40%。煤电装机将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抽水蓄能装机和新型储能装机各达到1000万千瓦,光热发电装机超过100万千瓦。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值超过2000亿元。
《方案》提出,甘肃省将推动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的建设,促进资源多元化开发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探索大容量光热项目、外送通道配套光热项目和“光热+风光电”一体化调度运行等光热发展路径,推动光热资源规模化开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在构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方面,甘肃省将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风电、光伏、光热装备上下游全产业链,打造氢能和储能装备新的增长点。酒泉将继续扩大其作为全国最大陆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的规模,推动风机全产业链本地化自主生产。
甘肃省将优化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以酒泉、嘉峪关为核心,打造中国西部链条最完整、聚集效应最明显、产能规模最大的风电、光伏、光热装备制造业基地。其他地区如兰州、白银、定西和天水将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形成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