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正处于结构调整期的光伏制造业注入一针强心剂。
光伏制造业作为绿色低碳产业的典型代表,是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方向。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四川更是将光伏制造业视为
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基地。目前,四川已构建起从硅料、硅片到
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众多全球知名光伏企业纷纷在川投资。
然而,近年来光伏制造业发展迅猛,企业数量和产能规模急剧膨胀,产业进入结构调整阶段,面临产品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外贸出口受限等难题,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减产停产和亏损裁员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出台《若干措施》,旨在打造政策和成本优势,助力企业稳定生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若干措施》的起草过程严谨科学。在省政府统筹下,8部门联合起草,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多次专题研究,广泛听取企业和公众意见,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过程中,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
《若干措施》共十条,涵盖三个关键方面。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上,通过降低用能、融资和用工成本,为企业减负。如省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市(州)给予用能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合理降低贷款利率,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并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
在拓展光伏产品示范应用方面,加快光伏电站建设,推动算电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光伏通信基站,建设绿色能源产业园区。例如,力争2025年底前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开展“算力—电力”协同布局等。
在提升光伏制造业竞争力方面,补齐产业短板,争取光伏压延玻璃产能指标,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技术创新,组建产业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绿色制造,鼓励企业通过相关认证,创建绿色工厂,并将产品碳足迹核算纳入绿色金融服务依据。
四川此次出台的政策,将为光伏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在金属材料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助力四川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