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有色技术网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 新闻资讯

> 新型储能产业迅猛发展,成经济增长绿色新“引擎”

新型储能产业迅猛发展,成经济增长绿色新“引擎”

2025-01-31 09:27:07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322        0
简介: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十三五”末增长约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还带动了近两千亿的项目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绿色新“引擎”。其中,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宁夏等地区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且新型储能电站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新型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产业继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成为能源领域的新亮点。

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这一数字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也从2023年底的2.1小时增加到2.3小时。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还为新能源的开发和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持。

区域分布不均衡

从地域分布来看,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排名前五的省区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和宁夏。其中,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分别达到30.1%和25.4%。这种区域分布的不均衡,与各地的能源结构和政策支持力度密切相关。

项目呈现大型化趋势

新型储能电站的单站装机规模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截至2024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装机占比达到62.3%,较2023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有助于提升储能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但也对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储能时长逐步增加

从储能时长来看,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的装机占比逐步增加,达到15.4%,较2023年底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2—4小时项目装机占比为71.2%,不足2小时项目装机占比为13.4%。储能时长的增加,意味着新型储能项目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的调峰和备用需求。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新型储能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创新。2024年,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产,推动了国产化大容量空气压缩机和透平装备的研发应用。此外,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的落地,进一步深化了大型钠离子储能电站的应用探索。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我国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储能产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标志。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区域分布的优化、项目大型化趋势的显现以及储能时长的增加,都表明该产业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新型储能有望在能源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请您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价格行情
期货
现货

编辑视角
技术跟踪
分析评述

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推荐企业
更多+

衡水宏运压滤机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资讯
更多+

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