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引领储能发展,风光装机容量领跑全国
12月27日,滨州滨港华能集中式光伏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山东省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达到了历史性的1.002亿千瓦,使之成为全国首个风光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的省份。尽管在风光资源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山东省却凭借强大的电网基础设施与创新服务体系,成功跻身全国风光装机领先地位。
山东省已构建起全国规模最大的省域交直流混联电网——“五交三直一环网”,并实现了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线路——陇东-山东特高压线路工程的全线贯通,从而有效保障了新能源的接入与输出。位于鲁北的盐碱滩涂地,曾被视为新能源建设的挑战之地,但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通过完善北部500千伏电网架构,加速推进500千伏新能源汇集工程建设,形成了北部可再生能源基地“北电南送”的重要输电通道,使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转变为绿色能源的宝贵源泉。
作为分布式光伏装机的领先省份,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科学规划配电网,10千伏线路联络率高达99.3%,并积极探索“集中汇流、升压并网”建设模式,试点“云储能”技术,以应对分布式光伏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推出的“清风暖阳”特色行动,打造了专业且高效的新能源并网服务体系,推动全省光伏、风电装机分别增长29.16%、3.00%,其中光伏装机规模已连续七年位居全国首位。
鉴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山东电力现货市场的正式运行促进了全省集中式风电光伏场站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今年以来,已达成绿电交易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充分展现了新能源的环境价值。此外,山东省还率先推出了分时电价动态调整机制与深谷电价机制,将现货市场的分时价格信号传导至终端用户,鼓励用户更多地使用绿色电力与低价电力,从而加速能源转型进程。
随着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的日益完善,山东省实现了新能源的大范围消纳。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全力推动储能发展,新型储能规模已达655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二,并积极担当抽水蓄能开发建设的主力军角色。通过组织抽蓄机组抽水与新型储能充电,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成功促进了新能源消纳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7%,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7.5%以上。
国网山东电力着力打造高端电力装备制造、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化与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服务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能源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国网山东电力正示范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地,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坚强电力支撑,展现出向新向绿向未来的坚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