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前十个月间,锂电材料行业的投资扩产展现出新的动向。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所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国内针对锂电材料(涵盖四大主材及铜箔)所规划的项目共计48项,涉及的投资总额大约为1359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75%。尽管当前行业正处于调整阶段,但仍有一部分材料企业在逆势中扩大了产能。
GGII的统计结果揭示了2024年锂电主材环节投资项目的主要特点:首要的是,正极材料的扩产项目主要聚焦于磷酸铁锂。这主要归因于在国内市场中,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安全性和成本优势而备受推崇,其市场占有率在2024年前三季度已达到70.9%,10月的装机量占比更是接近80%,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国际市场上,电池企业和汽车制造商亦纷纷转向磷酸铁锂技术路径,例如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等均在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池,而特斯拉、大众等知名企业已经或计划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其次,负极材料成为了五大材料中扩产项目最多的环节,占比接近总量的一半。这主要是由于车端快充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46系大圆柱电池、半固态电池等新型产品的涌现,促使快充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产品的需求得以增长,进而为负极材料企业提供了扩产的动力。
然而,隔膜的扩产速度有所减缓。在2024年1至10月期间,扩产项目仅为7个,这主要是由于前两年隔膜行业的一线企业已完成了产能布局,并且隔膜项目的扩产受到了海外设备厂商产能的限制,从而使得扩产进程变得缓慢。此外,电解液和铜箔的扩产项目数量最少。
在2024年1至10月,国内电解液扩产项目仅有3个,铜箔扩产项目更是仅有1个。这主要是由于电解液环节的销售现金比率为负,导致企业缺乏进一步扩张的资金;而铜箔加工费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持续下跌,远低于铜箔厂商的成本线,加之2024年上半年铜价处于高位,因此铜箔企业普遍缺乏扩产的意愿。在2024年,性能与价格的竞争已成为锂电材料行业的常态。进入下半年,行业高端产能的利用率逐步恢复并提升,而低端产能则仍处于过剩状态。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充电池、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势头强劲,有望带动高镍三元、硅基负极、快充电解液等材料需求的提升。
此外,出海业务亦成为企业打破僵局的另一条途径,锂电材料企业可以与走向海外的电池企业携手共同出海,但在出海之前,需充分评估海外市场的风险。GGII预计,在2025年,锂电材料企业的扩张将持谨慎态度,而预计新一波的扩张周期将在2026年迎来转机。因此,地方政府应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并重视那些具备强大新技术创新能力的潜力企业,以吸引优质项目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