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G新能源宣布,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据外媒报道,LG新能源将能够通过在美国批量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来促进与特斯拉的合作。早在去年9月,韩媒就报道LG新能源已在2020年年底开始在韩国大田实验室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有了很大提升,续航焦虑问题日渐缓解。除了续航外,充电焦虑是新能源汽车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充电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车体验。
7月26日上午,台儿庄区人民政府与创普斯(深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材料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年产18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全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实验室仪器装备)和1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
近日,2021年中国冶金矿山(第二届金属矿山采矿设备供应商大会暨标准讨论会)企业50强名单发布,马坑矿业以营业收入16.16亿元位列榜单第22位,相比2020年前进了8位。马坑矿业也成为入围榜单的福建省唯一企业。
由特斯拉公司前高管JB Straubel创立的Redwood Materials周一表示,计划斥资35亿美元在内华达州西北部建造一家电池材料(第八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工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7月26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江西省矿山生态修复与利用条例》,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专门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全国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与利用管理的省级地方性法规,也是江西以“小切口”立法解决环境大问题的重要尝试。
据悉,俄罗斯科研人员基于碳氮化铪,开发出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型耐火复合材料(第八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同时,碳化硅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熔点、导热性和抗氧化性,降低了材料的密度和生产中的能源成本。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陶瓷》上。
河南嵩县柿树底金矿(以下简称“柿树底金矿”)位于洛阳市嵩县大章镇,是一座集勘探、开采、选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黄金矿山(全国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2021年5月以来,该矿建成充填系统,将浮选尾矿振动筛分,中细粒径尾砂用于井下采空区充填,粗粒径尾砂脱水后,可作为建筑石料对外销售,将“废品”变成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月27日,洛阳钼业公告称,经双方律师确认,KFM控股25%股权已于北京时间7月21日转让给宁德时代旗下公司时代新能源。实际上,洛阳钼业在2021年4月就曾披露过上述合作内容,此次公告也意味着该合作正式落地。那么合作将会对双方有何影响?宁德时代看中了洛阳钼业的什么?
由中冶有色技术平台、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航空构件成形与连接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承办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与涂层防护技术研讨会在美丽的花城广州隆重召开。
据获悉,7月25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第三期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管理员暨碳达峰与碳中和高级培训班)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提高源网荷储协调互济能力。因地制宜推动综合能源示范,探索建设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加快调峰气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电源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明确其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通过固体废物(全国冶金矿产固废资源化第三届学术会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简称“三化”),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对未来一段时期提升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提升用能设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工业用能低碳转型、数字能效升级、科技创新、节能提效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等8个方面系统提出工作任务和目标,对指导有色金属(第八届全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及应用技术交流会)行业科学有序推进能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德鲁首席财务官帕尔·基尔德莫(PalKildemo)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铝是能源密集型金属之一,在过去两年中,电价飙升已经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约90万吨的冶炼产能。由于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冶炼厂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另外100万吨的产能可能会被削减。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的海边划过一道“烈焰”,成功将问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为了能装得下更多物资,“问天”就需要“瘦身”,这就要求各部件发挥着自己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减重”来实现。其中,公司所属复材公司打造的连接柔性太阳电池翼的复合材料(特种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第六届学术会议)桁架,包括压紧桁架和桁架结构两部分,使产品减重达到约30%,提升了实验舱携带有效载荷的能力。
7月24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项目565个、总投资2990亿元,涵盖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卫星应用等领域,将有力推动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近日,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正在开发利用当地木材中木质素基硬碳材料以生产电池,帮助降低电池制造对环境的影响和成本。目前,该公司与芬兰综合林产品公司Stora Enso展开合作,打算推广这种“木质电池”阳极技术。
储能(第三届全国钒钛资源与储能科技大会)市场被普遍认为是下一个可能爆发的万亿级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因为处于发展初期,此前已经经历了多次资本和舆论的炒作。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行情行至低点至今近3个月时间内,有近30支储能概念股股价涨幅超过两倍。
提到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三星是永远绕不开的品牌,2012年-2013年,三星手机曾一度大败苹果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头羊,可谓风光一时无二。然而,2016年-2017年间,火上烹油的三星手机一度因为手机爆炸事件频发冲上热搜,加上售后、创新等诸多问题,国内市场份额持续缩减。国产智能手机抓住机遇趁机发力,将曾经的龙头大哥挑下战马,让三星最终泯然众人。如今,三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甚至不足1%,除了死忠粉和手机发烧友已经很少再有人问津,彻底沦为国内手机品牌中的“others”。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后续,问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神十四乘组将进入问天舱工作。
今年,行业见证了碳酸锂(全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实验室仪器装备)价格从年初突破人民币30万元/吨,并一直处于高位震荡,最高峰时涨至50万元/吨。相比2021年初的人民币5万元/吨,涨幅达10倍。 相关报道称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导致储能系统价格上涨30%,储能企业普遍呈现增收不增利现状。
与三元锂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多,目前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装车的主流电池品类,市场份额约为60%,但是其理论能量密度已经不断接近极限。在此背景下,磷酸锰铁锂(LMFP)作为磷酸铁锂的升级替代材料近期备受市场关注。
在7月22日举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球先进动力电池前瞻技术突破”分论坛上,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937”计划首席科学家孙金华指出,“三元锂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与设备研讨会)的起火率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起火事故主要发生在车辆行驶阶段和充电阶段。高温时期最容易发生起火。”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双碳”基础研究指导纲要》,其中指出将氢能列入重点领域与优先方向。
7月21日,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全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实验室仪器装备)大会上,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表示,“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重复进行利用的,目前我们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达到了90%以上。” 然而“锂王”天齐锂业(002466.SZ/09696.HK)却质疑称,锂回收理论上可以,在商业应用上还达不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并认为宁德时代的锂回收率,“实验室应该能做到,但是商业上还没见过。”
上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大佬云集,新能源产业延伸出的动力电池回收,成为两市最火概念之一。上周五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指数大涨2.6%,超越科技、迪生力等多股涨停,460亿市值上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大佬云集,新能源产业延伸出的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与测试线上交流会)回收,成为两市最火概念之一。上周五动力电池回收概念指数大涨2.6%,超越科技、迪生力等多股涨停,460亿市值的行业龙头格林美也大涨近5%。的行业龙头格林美也大涨近5%。
”中国神铝”要来了!700多亿的铝产业(第十届中国铝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大会)链龙头中国铝业将成为300多亿云铝股份的控股股东,实现1100亿市值的铝业大整合!
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动力电池(全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与实验室仪器装备)产业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高企,也让全行业经受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治理电磁“污染”,寻找一种能吸收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2022全国新能源材料产学研合作线上报告会),已成为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