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会议嘉宾 > 邓庆琛
邓庆琛有色金属专家

邓庆琛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一直从事激光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镁稀土合金的研发工作
邓庆琛,2018年获中南大学学士学位, 2023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彭立明特聘教授和吴玉娟研究员,2022年6-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课题组作访问学者,2023年7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获评2023年上海市超级博士后、2023年度国际镁科学技术奖年度优秀学位论文奖和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8年至今一直从事激光增材制造专用高性能镁稀土合金的研发工作,累计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一作8篇,包括2篇增材制造领域顶刊《Additive Manufacturing》和1篇镁合金领域顶刊《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授权欧洲PCT国际专利1项。
1636      责任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06-05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上一个:丁立鹏 下一个:程伟丽
北京云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相关嘉宾

章晓波    (教授)

章晓波,教授,硕导。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件;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担任《Metals》编委,《JMA》《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青年编委。

李一峰    (博士研究生)

​李一峰,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强韧6XXX系铝合金弯曲工艺开发,发表SCI论文2篇,已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项。 ​​

谢红波    (副教授)

谢红波,大连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材料学院双聘副教授,校分析测试中心电镜平台负责人。近5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共计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RL,Nano Lett.,Acta Mater.,IJP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科研奖励近10项。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表征分会理事,《JMA》和《MRL》期刊青年编委等职务。

冯毅    (正高级工程)

冯毅,毕业于重庆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201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工程事业部,一直从事汽车轻量化EVI、汽车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工作。先后参与汽车轻量化领域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行业横向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90篇、授权专利12项、牵头或参与10项行业、团体标准制定、7部学术专著编撰。先后荣获相关省部级、行业级科技荣誉奖项20余项。

宋长江    (教授)

​上海大学 教授 博导,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2008年曾到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普渡大学访学,主要从事先进凝固技术与金属新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钢铁联合基金、上海市科委及企业技术开发等项目30多项,在Acta Materialia,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和Composite:Part A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30多篇,被SCI和EI收录160多篇次,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授权专利30多项。

参加会议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评论 (0条)

200/200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报名参会

云南 - 昆明
2025年03月20日 ~ 22日
陕西 - 西安
2025年03月21日 ~ 23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03月21日 ~ 23日
江苏 - 徐州
2025年03月25日 ~ 27日
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下载
更多+

深圳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