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靳千千,博士,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曾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留金属研究所工作。2020年5月受聘于广西科技大学,负责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安装、调试和应用开发。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022)各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
何聪,湖南大学副教授。博士期间师从聂建峰教授,后续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K. Hono教授团队开展了为期3.5年的博士后课题研究,长期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开发及其强韧化研究。发表论文17篇,包括一作Nat Commun(1篇)、Acta Mater(2篇)等顶刊论文。曾获得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中国电镜学会结构摄影大赛“优秀图片”奖。
吴国华,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基础加强重点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镁合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研究方向: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开发与成形。
汪明亮,长期从事铝合金和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90余篇,引用2200余次(H因子25),制定国家标准1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青年编委,曾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发明)等。
玄伟东(男)研究员,博士,上海市高温材料及构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主任,中国航发商发-上海大学“高温结构材料应用技术联合创新中心(UIC)”主任,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高温合金叶片制备和磁场下金属凝固组织控制方面研究,涉及高温合金凝固组织优化、缺陷控制,热处理工艺优化和热等静压处理对高温合金铸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高性能陶瓷型芯的开发和应用,高温合金与陶瓷型芯界面相容性研究。目前已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子课题1项。
标题:丁立鹏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