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李勇,东北大学,主要从事高端金属材料先进成形和热处理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国家重大短板装备项目研发负责人,成功研发首套国产铝合金中厚板辊底炉、首套国产铝合金汽车板航空板气垫炉和首套国产铜合金气垫炉,实现重大短板装备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促进了国产高端铝铜合金在汽车、空天、高铁、舰船等制造领域的应用;
吴国华,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基础加强重点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镁合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研究方向: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开发与成形。
目前就职于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受聘为高级专家,博士就读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 期间承担加拿大自然科学工程委员会与加拿大铝业公司重点项目,成功开发了多款耐热铝合金。此后加入苏州大学,加入张海教授团队,参与多款高性能新型铝合金的研发。后又受邀加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参与主持多项与庞巴迪飞机,普惠航空发动机等公司的前沿项目,解决了复杂形状航空用铝零部件制造困难等问题。目前主要从事原子尺度微合金化,对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进行调控。
陈宗宁,工学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免热处理铝合金开发等研究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横纵向项目。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声材料科学与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分会委员、《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首届青年编委等。
董其鹏,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变形铝合金材料强韧化与服役行为等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各一项,国家、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一项,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四项,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研发项目。
标题:冯毅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