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会议嘉宾 > 李犁
李犁有色金属专家

李犁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教授/博导

研究及擅长领域
1)新能源存储(锂电池、钠电池、Li-S电池、超级电容器、水系电池及其他储能形式)及智能储能器件制备 ; 2)催化、电催化(HER/OER/ORR、燃料电池等)与光催化及其他氢能制备形式; 3)冶金
李犁,教授/博导,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储能团队负责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FRSC),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四青),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沈阳市杰出人才等,H index>50,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国内及国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等;以通讯作者在Chem, Matter,   PNA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 SCI 论文100余篇,多次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担任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学科编辑组编辑,冶金顶刊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评审委员会主席,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 Horizons、Nanoscale Horizon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10余本国内外学术杂志副主编/编辑/编委等。先后获得TMS青年领袖奖、英国皇家化学会RSC青年奖、国际材料学会科学奖、荣程祥青科研创新奖等国内及国际奖项20余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

1)新能源存储(电池、钠电池、Li-S电池、超级电容器、水系电池及其他储能形式)及智能储能器件制备

2)催化、电催化(HER/OER/ORR、燃料电池等)与光催化及其他氢能制备形式

3)冶金物理化学与材料制备物理化学、熔盐化学及新能源化学

4)冶金新材料与氢冶金

5)电池回收与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回收与利用


所在团队情况:

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储能团队


人才培养情况:

培养研究生入选2022年SusArticle可持续发展材料优秀论文奖、2022年Nano Research   Energy & Nano Research纳米能源学术研究新星奖、2022年InfoMat年度优秀论文奖、东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东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及优秀硕士毕业生等。


学生毕业去向:

1)国内外著名高校:名古屋大学(日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厦门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

2)大型央企及政府部门:中石油、中国一重、省应急管理厅等。

3)大型企业:宁德时代、宁德新能源、比亚迪、华友业、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天合光能等储能、半导体公司与新能源公司……

1604      责任编辑:中冶有色网      来源: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2024-06-04
分享 0
         
举报 0
收藏 0
反对 0
点赞 0
上一个:宋怀河 下一个:王波
北京云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宣传

相关嘉宾

史发年    (教授)

史发年,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1.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2.纳米多孔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设计;3.废弃生物质回收与功能化研究;4.多元金属配位聚合物制备和结构精修。

孙毅    (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孙 毅,198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有色冶金专业。现任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中文核心期刊《轻金属》杂志副主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炭素技术》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炭素与负极材料工艺与装备的研发、工程设计、咨询与承包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8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陈海焱    (教授)

​陈海焱,博士,现任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以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气(液)固两相流、材料物理与化学为基础,从事节能减排与环保装备、粉体工程与设备、通风除尘与净化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重点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低成本、规模化超细加工与高值化利用,除尘净化设备研发,电子废弃物拆解、破碎、分选分离与危害评价,粉体的超细粉碎分级、形貌控制、输送与干燥,燃烧爆炸,及相关的环境安全方面的研究。

陈双强    (教授)

陈双强,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高级科学家、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博士毕业于悉尼科技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化碳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在宽温域、高性能储能和电催化领域的应用。迄今,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引用数9000多次; ESI高被引论文10篇,H指数为50),其中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Adv. Sci.等。

胡国静    (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

胡国静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致力于碳素及金属材料高温防氧化技术、芯片超高纯金属靶材、新型电化学钛冶金、钛金属部件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研发,授权12项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预焙阳极防氧化功能陶瓷涂层和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靶材相关技术指标全面超过欧美同类产品,处于领先水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

参加会议

2024全国碳材料科技创新大会
河南 - 郑州     2024年04月27日 ~ 29日
天津中环电炉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评论 (0条)

200/200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报名参会

湖南 - 衡阳
2025年04月11日 ~ 13日
山东 - 烟台
2025年04月11日 ~ 13日
重庆 - 重庆
2025年04月11日 ~ 13日
福建 - 福州
2025年04月24日 ~ 27日
湖北 - 武汉
2025年04月25日 ~ 27日
重庆康普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

热门下载
更多+

深圳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宣传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