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刘承泽,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西安稀有院后处理材料研究所所长助理,从事核用耐蚀材料、结构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用超高纯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等课题,入选2023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支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王恒辉,博士/博士后,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兼职硕导,咨询工程师。主要从事铜铅锌铋锂钼等金属矿物提取,锂电回收以及危废资源化等研发及设计工作。主持或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主持/参与10余项有色冶炼工程咨询设计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软著1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杜经莲,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多尺度设计方面的工作。目前在Acta Materialia, Materials Today Physics以及Applied Materials Today等材料领域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近年来,申请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项目、以及陕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十余项,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项项目。
宁致远,工学博士,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人才;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于同年在云南大学任教至今;研究方向包括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等离子体强化催化过程;主持四项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28篇;出版专著、教材1部,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竞赛一等奖3项;培养毕业博士8名。
万贺利,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钒冶金技术及钒合金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 主持和参与了国际合作交流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集团级课题6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申请专利30件,授权专利17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标题:朱兆武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