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王倩,博士,硕导,主要从事氯化铝离子液体低温电解铝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四川省院地合作等1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Green Chem, J Phys Chem Lett, ChemPhysChem, J Electrochem Soc, ChemElectroChem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授权6项;申报电解铝相关标准3项,参与编写英文书籍 1章。
李兰杰,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钒钛钢铁低碳冶金与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6项、河北省重点科技项目6项(含省杰青、省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获授权专利102件(发明专利80件);发表论文81篇;起草国家标准14项、团体标准1项。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
王海北,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矿产资源清洁冶金、共伴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冶金固废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置、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共主持完成各类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其它奖励9项,发明专利46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
宁致远,工学博士,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科技人才;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于同年在云南大学任教至今;研究方向包括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等离子体强化催化过程;主持四项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28篇;出版专著、教材1部,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竞赛一等奖3项;培养毕业博士8名。
车玉思,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研究员,长期从事关键金属的提取与分离以及冶金过程强化研究工作。近5年先后申请发明专利60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市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项目近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与中国工程院铜合金、钼产业与关键金属等战略咨询项目5项。荣获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标题:占发琦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