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一直从事工业硅冶炼工艺基础理论及技术、新型矿热炉开发、新型硅能源材料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相关研究。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主要参与人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十余项纵向项目以及金川公司等企业委托的技术服务项目。发表论文 20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2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授权4项。
2003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稀有、稀土等金属的提取与分离,特别是针对我国重大、特色资源金属分离过程中卡脖子的问题,研究开发新型溶剂萃取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具有26年溶剂萃取湿法冶金研究经验。2017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人才引进,组建了“先进分离技术”研究小组,研究开发了“高镁盐湖溶剂萃取-水反萃提锂技术”、“中国特色碳酸型盐湖锂资源溶剂萃取三相反萃提锂技术”、“新型镍钴溶剂萃取体系”、“不锈钢酸洗废液再生清洁循环金属资源化技术”等。
李绪忠,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现任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工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给排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市政给排水,水污染控制,废水资源化利用,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
李兰杰,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河钢材料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钒钛钢铁低碳冶金与新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6项、河北省重点科技项目6项(含省杰青、省燕赵青年科学家项目);获授权专利102件(发明专利80件);发表论文81篇;起草国家标准14项、团体标准1项。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项。
赵丕植博士,国家级高级专家,汽车轻量化联盟专家,中铝集团首席专家,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汽车、新能源、船舶、绿色循环等领域铝合金新材料、新工艺研发33年,获授权发明专利60件,起草国家标准2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5项,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科学技术奖1项,日本轻金属学会奖1项,日本材料学会奖1项。
标题:张文娟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