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2003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稀有、稀土等金属的提取与分离,特别是针对我国重大、特色资源金属分离过程中卡脖子的问题,研究开发新型溶剂萃取技术,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具有26年溶剂萃取湿法冶金研究经验。2017年作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人才引进,组建了“先进分离技术”研究小组,研究开发了“高镁盐湖溶剂萃取-水反萃提锂技术”、“中国特色碳酸型盐湖锂资源溶剂萃取三相反萃提锂技术”、“新型镍钴溶剂萃取体系”、“不锈钢酸洗废液再生清洁循环金属资源化技术”等。
车玉思,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研究员,长期从事关键金属的提取与分离以及冶金过程强化研究工作。近5年先后申请发明专利60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市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项目近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与中国工程院铜合金、钼产业与关键金属等战略咨询项目5项。荣获202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2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00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学院冶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长期从事氧化铝及冶金、化工工艺设计和研究工作。曾担任总设计师,主持设计和建设多个国内外大型氧化铝工程,包括广西华昇氧化铝项目、广西广投临港工业园项目等。
恽迪博士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核工程硕士、博士学位,后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任核工程师。主持介观尺度核燃料及包壳材料模型与实验验证、锆合金包壳涂层研究、高燃耗快堆金属燃料研发等项目。2015年起就任于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一项、三大核电集团科研院所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奖成果奖二等奖各一项。
刘承泽,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西安稀有院后处理材料研究所所长助理,从事核用耐蚀材料、结构材料、化合物半导体用超高纯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等课题,入选2023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三秦英才特支计划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
标题:杜经莲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