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200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学院冶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进入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长期从事氧化铝及冶金、化工工艺设计和研究工作。曾担任总设计师,主持设计和建设多个国内外大型氧化铝工程,包括广西华昇氧化铝项目、广西广投临港工业园项目等。
郭永春,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粉末冶金、金属压力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前沿性等特色。攻读博士期间与研究团队建立了原始创新的以镁铝比为核心的高炉低碳冶炼控制理论体系和现场操作技术,达到了科学高效使用炼铁资源与能源的冶炼目的。公开发表核心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万贺利,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钒冶金技术及钒合金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 主持和参与了国际合作交流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集团级课题6项。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7篇,申请专利30件,授权专利17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北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河北冶金(钢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龚慧纯,中共党员,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长期从事湿法冶金工艺研究以及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孙 毅,1986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有色冶金专业。现任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设计大师,中文核心期刊《轻金属》杂志副主编。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副主任委员,《炭素技术》杂志编委。主要从事炭素与负极材料工艺与装备的研发、工程设计、咨询与承包工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8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标题:王倩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