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会议嘉宾

有色金属会议嘉宾

崔雅茹有色金属专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从事重金属高效提取、冶金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材料制备等方面研究工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系中国金属协会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重金属高效提取、冶金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材料制备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基金项目 [查看详情]
程楚有色金属专家
河南科技大学
省重点实验室 绿色冶金研究室主任 /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从事高洁净铜及铜合金先进制备加工技术、钛及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制备技术相关研究。
  程楚,副教授,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骨干成员;现任省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绿色冶金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全流程关键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委员,《Rare Metals》、《绿色矿冶》杂志青年编委。从事高洁净 [查看详情]
陈桥有色金属专家
兰州理工大学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有色金属选矿、冶金技术及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陈桥,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冶金工程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色金属选矿、冶金技术及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1项,甘肃省 [查看详情]
陈光润有色金属专家
攀枝花学院
在读研究生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钒钛新材料新技术研究
  陈光润,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2023级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杨绍利教授、马兰教授。现任研究生英语协会会长,专业成绩排名第二。主要研究方向为钒钛新材料新技术研究,撰写论文曾获2023中国钒钛论坛优秀论文 [查看详情]
蔡震雷有色金属专家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稀有稀散复杂金属资源高效绿色提取、钒资源清洁生产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方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蔡震雷,工学博士,教授。武汉科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战略钒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骨干。主要从事稀有稀散复杂金属资源高效绿色提取、钒资源清洁生产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等 [查看详情]
竹文坤有色金属专家
西南科技大学
党校办副主任 /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放射性元素分离领域研究工作。
  竹文坤,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放射性元素分离领域研究工作。先后入选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四川省创新群体负责人、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近5年来以第 [查看详情]
朱琳有色金属专家
西南科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方向为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化学。
  朱琳,教授、博导,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特聘专家,核废物资源化与污染治理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化学。近年来,主持国家级 [查看详情]
朱丽兵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所长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从事核燃料和材料研发设计工作。
  长期从事核燃料和材料研发设计工作,国家能源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发中心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理事、上海市核学会理事、上海市核学会核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评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中国电力优秀科技 [查看详情]
吴艳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研究方向为放射性三废处理,功能型材料开发,湿法冶金。
  吴艳,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核环保分会理事,《TOXCIS》期刊编委。研究方向为放射性三废处理,功能型材料开发,湿法冶金。先后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查看详情]
刘敏有色金属专家
中山大学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从事核能材料的服役性能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刘敏,博士,副教授,先后在中科院上海应物所及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工作,长期从事核能材料的服役性能研究,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 [查看详情]
王殳凹有色金属专家
苏州大学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现从事面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及核安全重大需求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
  王殳凹教授,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CJ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会士。2007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圣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3年 [查看详情]
赵彦云有色金属专家
烟台大学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先进反应堆用结构材料制备,和力学及腐蚀行为研究。
  赵彦云,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副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先进反应堆用结构材料制备,和力学及腐蚀行为研究。目前发表SCI论文约20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 [查看详情]
张连民有色金属专家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副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乏燃料后处理关键材料腐蚀评价技术及腐蚀机理研究。
  张连民,中科院金属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乏燃料后处理关键材料腐蚀评价技术及腐蚀机理研究。承担乏燃料后处理专项(两项)、国自然面上/青年项目及中核青年英才项目等10余项。在Corrosion Science,Electrochimic [查看详情]
张坤有色金属专家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核固体物理、离子束分析技术、电子束离子束应用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
  四川省特聘专家,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1989年8月到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1997年8月至2017年5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担任纳米磁性和离子束研究室负责人;2017年6月回到四 [查看详情]
张建有色金属专家
厦门大学
副系主任 /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核反应堆强辐照环境下材料稳定性;(2)锕系高放核废物固化体辐照损伤等。承担了自然基金、科技部课题等国家项目。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核能研究所教授,研究聚焦于离子辐照材料所导致的原子尺度上微观结构演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宏观性能改变。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核反应堆强辐照环境下材料稳定性;(2)锕系高放核废物固化体辐照损 [查看详情]
张超有色金属专家
安徽理工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材料辐照损伤机理研究。
  张超,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材料辐照损伤机理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Phys. Rev. B, Scripta Mater., New Journ [查看详情]
殷祥标有色金属专家
南华大学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系主任/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致力于核化工与环境放射化学领域研究。
  殷祥标,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华大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系主任,湖南省“百人计划”青年人才和“芙蓉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团队”学术骨干。主要致力于核化工与环境放射化学领域研究,先后主持日本学术振兴会JSP [查看详情]
杨庆成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多尺度计算力学、烧结和增材制造的交叉研究工作。
  杨庆成,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宾州州立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现任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和伟长学者,2021年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中青年拔尖) [查看详情]
杨超有色金属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先进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点实验室科研秘书/助理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材料设计方面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9-2021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材料设计方面的研究。近五年来在Advanced Science, Sm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 [查看详情]
闫隆有色金属专家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核材料的服役行为和评价研究、纳米材料和结构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调控研究。
  闫隆,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核材料的服役行为和评价研究、纳米材料和结构功能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调控研究。先后承担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方向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 [查看详情]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共48页    到第
广告位招商
推广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