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微细粒矿物选矿技术大会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会议嘉宾

有色金属会议嘉宾

郭寻有色金属专家
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辐照条件下材料力学行为的多尺度计算仿真。
  郭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应用物理于计算数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辐照条件下材料力学行为的多尺度 [查看详情]
龚星有色金属专家
深圳大学
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目前主要从事铅铋快堆材料的腐蚀和液态金属脆化机理、溶解氧测控技术和防腐蚀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龚星,博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和比利时核研究中心(SCK CEN)。现为深圳大学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主要从事铅铋快堆材料的腐蚀和液态金属脆化机理、溶 [查看详情]
高杨有色金属专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副教授 / 教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1)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2)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3) 核电厂水化学。
  高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1)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2)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3) 核电厂水化学。主讲《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查看详情]
邓辉球有色金属专家
湖南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计算凝聚态物理 / 计算材料科学 / 核材料等先进能源材料。
  邓辉球,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计算凝聚态物理 / 计算材料科学 / 核材料等先进能源材料。Materials Theory 期刊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分 [查看详情]
陈晓彤有色金属专家
清华大学核研院
研究室副主任 / 长聘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以先进核材料设计与核燃料循环为主要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项目副总设计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中核英才项目负责人。以先进核材料设计与核燃料循环为 [查看详情]
陈涛有色金属专家
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
讲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复杂环境下铀酰的光电催化还原以及锕系单原子催化。
  ​陈涛,中共党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复杂环境下铀酰的光电催化还原以及锕系单原子催化。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 Bull.、Adv. Sci.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 [查看详情]
曾琼欢有色金属专家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相场模型探究不锈钢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曾琼欢,现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为王锦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相场模型探究不锈钢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现在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发表学术论文1篇。 [查看详情]
曾庆意有色金属专家
南华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水中有机物、核素、重金属等的资源化处理与清洁能源转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曾庆意,博士、教授、博导,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南华大学特聘教授,可持续环境能源技术团队负责人,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湖南省“优青”和“芙蓉学者-湖湘青年英才”。主要从事水 [查看详情]
Mohammed Fouda Hamza有色金属专家
南华大学 核科学技术学院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合成新型吸附剂用于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选择性分离,稀有金属的回收以及废物管理。
  I received my PhD in chemistry from Menoufia university-Egypt (2010). I had worked in Egyptian Nuclear Materials Authority (NMA) science 2003 till present. Promoted to full professor (20 [查看详情]
张伟有色金属专家
苏州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多功能刺激响应材料;手性超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活性自由基聚合。
  张伟,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多功能刺激响应材料;手性超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活性自由基聚合。 研究方向:多功能刺激响应材料;手性超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活性自由基聚合。 [查看详情]
张凯有色金属专家
南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能源材料化学、高能二次电池、无机固态化学
  张凯,教授,南开大学。担任eScience期刊编辑办公室副主任,SmartMat期刊青年编委和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期刊青年编委,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天津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 [查看详情]
徐谦有色金属专家
江苏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直接甲醇/氢氧燃料电池技术; 液流电池中的热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的耦合过程;
  徐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江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直接甲醇/氢氧燃料电池技术;液流电池中的热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的耦合过程。 [查看详情]
吴凡有色金属专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研究及擅长领域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芯研发;硫化物全固态/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芯研发;正负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界面处理;锂电池失效分析;先进材料表征与分析。
  吴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长三角研究中心科学家工作室主任、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查看详情]
孙嬿有色金属专家
苏州科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1)无机微纳米材料的高效合成; (2)化学电源应用研究。
  ​ 孙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7年在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获博士学位。2016年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 [查看详情]
彭生杰有色金属专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微纳米结构及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储能与催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
  彭生杰,博士,2010年于南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导师陈军院士。随后分别加入南洋理工大学Prof. Yan Qingyu 和新加坡国立大学Prof. Seeram Ramakrishna(英国工程院院士)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 [查看详情]
马建民有色金属专家
天津工业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高比能锂二次电池电解液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马建民,化材学院2003届优秀校友。天津工业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颗粒学会理事、湖南省杰青、四川省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曾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6)、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3)、 [查看详情]
刘作华有色金属专家
重庆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主要从事化工过程强化、资源环境化工等方面的研究。
  刘作华,博士,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工学会混合与搅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兼),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有机电化学和工业联合会理事会理事,《化工管道与设备》编委 [查看详情]
李彦光有色金属专家
苏州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高效能量转换的无机纳米功能材料, 围绕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控制制备及其在光-电-化学能相互转换中的应用探索开展工作,重点发展它们在电催化、新型电池和光催化等前沿领域的应用。
  ​李彦光教授于2005年7月获得复旦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10年7月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导师:吴屹影教授),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戴宏杰教授), [查看详情]
李福军有色金属专家
南开大学
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长期从事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和高比能金属空气电池。
  李福军,博士,教授,应用化学与工程研究所,毕业于香港大学。长期从事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和高比能金属空气电池。 [查看详情]
胡兵兵有色金属专家
重庆交通大学
副教授
研究及擅长领域
(1)新能源储能材料与器件;(2)锂离子电池正负电极材料;(3)水系柔性锌离子电池;(4)电池热失控/ 火安全;(5)电池材料回收高附加值利用等。
  胡兵兵,博士,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博士学位,2020年进入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系工作,作为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与先进功能材料研究所核心成 [查看详情]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共48页    到第
广告位招商
推广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