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韦悦周2010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曾任日本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教授,2021年至今任南华大学特聘教授。从事核燃料循环、锕系元素化学等研究,近年主持国家基金重点类项目、中广核合作项目、广西重大科技专项等。发表论文460余篇(SCI论文350余篇,ESI高被引1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曾担任6个SCI国际期刊编委。
高杨,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化工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1)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2) 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3) 核电厂水化学。主讲《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专业英语阅读》2门本科生课程,《过渡元素化学》、《溶剂萃取与离子交换》2门研究生课程,《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1门留学生课程。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或申请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或参与多项相关项目。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美国陶瓷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编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固废资源化专委会委员。长期从事水泥化学、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材料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国防基础研究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4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
梅其良,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堆芯设计所副总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辐射防护学科带头人,国标委委员、能源行业行标委委员,国家电投核电厂总体与安全评价科技创新带头人。长期从事辐射屏蔽、源项分析级放射性后果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负责或参与了秦山核电、恰希玛核电、CAP1000、国和一号等核电机组的辐射防护设计工作;主持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研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7项;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申报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四川省特聘专家,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1989年8月到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1997年8月至2017年5月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担任纳米磁性和离子束研究室负责人;2017年6月回到四川大学。中国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核固体物理、离子束分析技术、电子束离子束应用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
标题:黄洪涛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