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所(以下简称“地灾所”)近日宣布,在平江县黄金洞矿区边部详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0.2吨,矿床规模达超大型级别,潜在经济价值约6000亿元,刷新湖南省黄金资源储量纪录。
该成果已通过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组织的专家评审,相关报告评定为“良好”。此次发现不仅巩固了湖南在全国黄金资源格局的重要地位,也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提供了新的战略支撑。
突破性找矿技术攻克深部勘探难题
平江万古金矿田位于江南古陆成矿带(湖南“金腰带”),区内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为金成矿提供了优越条件。自1991年首次发现该矿田以来,地灾所持续30余年攻关深部勘探技术,最终借助“勘查区找矿预测方法体系”取得重大突破。
该体系集成成矿规律研究、三维地质建模、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等先进技术,成功构建1500米深度三维地质模型,精准锁定矿脉分布。其中,在1500米以上勘探区,87.3%的钻孔(48/55)发现金矿体,部分钻孔在2000米深度仍见矿,证明主矿体向深部延伸稳定,资源潜力巨大。
资源前景广阔,有望跻身全国七大黄金基地
目前,万古金矿田已探明40余条金矿脉,金品位最高达138克/吨,远超国内平均水平。业内专家预测,3000米以浅远景资源量超1000吨,使该矿床成为全球未开采金矿中的第九大金矿,并有望与山东焦家金矿、贵州紫金矿业齐名,成为国家黄金资源战略储备的核心区域。
下一步,地灾所将重点推进矿区边部及外围勘探,预计2025年底可新增资源量75吨,“十四五”期间有望新增超110吨,助力平江打造全国七大黄金资源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