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在Nano-Micro Letters、Materials Horizon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得国内外荣誉奖项60余项。
靳千千,博士,副研究员。长期从事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曾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留金属研究所工作。2020年5月受聘于广西科技大学,负责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安装、调试和应用开发。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8)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022)各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
吴玉娟,研究员、博导; 2009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作为博士后留校工作;2012年2月博士后出站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合金中心工作至今。 长期从事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开发工作,尤其是新型高强韧铸造和变形镁合金的研发与应用以及增材制造用高性能镁合金的设计、研发与应用。
张嘉艺,中共党员,博士,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在江西理工大学任职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稀土元素在轻合金中的应用、车辆材料轻量化和高强化、增材制造、半固态合金成型理论及技术等。现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7篇收录中科院1区,获得3项发明专利授权,均为第一发明人。建立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各一项,并成功主持江西省国际合作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共6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十余篇。
姜巨福,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英国莱斯特大学国家公派访问1年。现为国际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加工科学委员会执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加工分会理事。 在Acta Materiali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5篇(SCI104篇),他引3000余次;授权专利29项、软著1项,转化2项,撰写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联合重点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及国家、省市等项目1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5项。
冯志鑫,苏州大学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强韧以及高服役性能6XXX系铝合金开发,发表EI论文2篇,已申请授权发明专利3项。
标题:徐小龙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