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冯毅,毕业于重庆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201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工程事业部,一直从事汽车轻量化EVI、汽车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工作。先后参与汽车轻量化领域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行业横向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90篇、授权专利12项、牵头或参与10项行业、团体标准制定、7部学术专著编撰。先后荣获相关省部级、行业级科技荣誉奖项20余项。
陈科,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0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1)金属与高分子界面成键机理及调控策略,2)异种金属的固相连接及相变行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以及省部级及重要行业企业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美国TM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
李金许,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氢脆、应力腐蚀及失效分析。现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编委。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项目1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数十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及其他省部级奖项两项。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
章晓波,教授,硕导。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件;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担任《Metals》编委,《JMA》《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青年编委。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项目。获2022和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2和2023年Stanford-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湖北省楚天学子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液等。担任InfoMat、J. Energy Chem.、eScience、Chin. Chem. Lett.、Batteries等杂志青年编委。
标题:何聪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