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产业洞察报告
推广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属会议 >

> 矿山行业

> 报告汇总--“第八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将于11月14-16日在云南昆明召开

报告汇总--“第八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将于11月14-16日在云南昆明召开

967 关联会议: 第八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
编辑:中冶有色网    2025-10-31 09:46:15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由于近年来的大力开发,矿石品位逐步下降,并呈现出复杂共伴生、难处理、微细粒等特征。在当前全球资源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已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为了更好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技术与新成果,交流矿产资源在矿物加工与绿色选冶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技术研究成果与工程实例,落实“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低品位矿、共伴生矿、表化矿及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共性技术的进步,加快尾矿、固体废弃物和“三废”的资源化利用,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由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主办,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低品位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交流会”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 绿色开发 高效利用 清洁生产”为主题,将邀请相关专家、行业协会领导、矿产资源选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资源开发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低品位、难处理开发利用过程中选矿、冶金和环保领域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作专题报告。欢迎各企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管理与科技工作者、装备及配套服务厂家踊跃参加。

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

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合主办

中国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高品质有色金属绿色特种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新疆工程学院

云南铟实验室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广东省科学院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驰宏锗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新疆有色金属行业协会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媒体支持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有色金属(冶炼部分)》《矿冶》等矿冶期刊群《中国钨业》《黄金》《铜业工程》《中国矿山工程》《矿冶工程》《中国矿业报》《金属矿山》《矿冶》《矿产保护与利用》《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材料与冶金学报》《湿法冶金》《材料研究与应用》《钢铁钒钛》《非金属矿》《化工矿物与加工》《工程科学学报》《重型机械》、矿库网、矿山大课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窗口平台、中国有色金属智库、中冶有色技术平台、中冶有色网、研蔻®视频 、研贸®有色、慧博士®科研、技术蜂......

会议组织

名誉主席

邱定蕃、邱冠周、黄小卫、柴立元、

沈政昌、姜   涛、赵跃民、赵中伟

大会主席

高贵超 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

副主席

(排名不分先后)

闻   明 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主任

邱显扬 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 主任

郑跃强 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主任

王   华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蒋开喜 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常务副主任

张一敏 国家环境保护矿冶资源利用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主任

朱阳戈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胡鸿飞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原主任

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

邱定蕃、邱冠周、黄小卫、柴立元、

沈政昌、姜   涛、赵跃民、赵中伟

副主任委员: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曹亦俊、车小奎、陈代雄、陈建华、

陈   勇、程少逸、池汝安、戴晓虎、

董发勤、杜冬云、郭俊梅、郭学益

韩跃新、何桂春、胡鸿飞、胡岳华

姜周华、蒋开喜、焦树强、李光辉、

李会泉、李建国、梁殿印、梁淑华、

廖春发、廖秋光、刘殿文、刘广义、

罗仙平、马玉天、闵小波、彭巨擘、

覃文庆、邱廷省、邱显扬、冉进财、

尚衍波、宋少先、宋永胜、孙春宝、

孙   伟、童   雄、王成彦、王海北、

王   华、王建强、王乾坤、温建康、

闻   明、谢   刚、胥福顺、徐乐昌、

许鹏飞、薛向欣、杨   斌、杨洪英、

张   覃、张廷安、张一敏、钟   宏、

周利民、曾   英、邹来昌

(待增...)

委员:

(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   静、柏少军、包崇军、包申旭、

鲍庆煌、卜显忠、卜勇杰、曹洪杨、

曹   钊、曾一明、常   军、常仕英、

陈登权、陈福林、陈洪运、陈   军、

陈   力、陈丽华、陈   茅、陈茹霞、

陈松降、陈天星、陈   伟、陈   晔、

邓博纳、邓   华、邓荣东、邓祥意、

丁文金、董海刚、杜传明、杜光超、

段文军、范桂侠、封东霞、丰奇成、

冯   博、冯秀娟、付元鹏、甘   敏、

高志勇、郭凡辉、郭胜惠、郭志敏、

韩桂洪、郝喜红、何文艺、何   鑫、

贺攀阳、贺琼琼、侯自兵、胡建杭、

胡佩伟、胡鹏飞、胡   朴、胡   途、

胡文韬、胡志波、黄  润、江海深、

孔令种、蓝卓越、李成必、李春泉、

李   东、李宏亮、李建立、李开华、

李   琳、李   明、李明阳、李   沛、

李   鹏、李绍元、李社锋、李廷乐、

李文博、李先海、李   勇、李玉彪、

李育彪、林   鲲、刘成松、刘   诚、

刘春香、刘德峰、刘   锋、刘   刚、

刘   恢、刘建兴、刘金辉、刘   磊、

刘明霞、刘牡丹、刘世麒、刘   维、

刘文宝、刘文刚、刘兴宇、刘志强、

卢冀伟、卢苏君、卢   鑫、鲁   军、

陆帅帅、罗国强、罗  娜、吕晋芳、

马爱元、马保中、马会娟、马立成、

马晓敏、马   鑫、马英强、孟令国、

孟庆友、牛文静、潘家永、秦丙克、

邱仙辉、邱杨率、饶家庭、饶   帅、

任   英、任子杰、荣令坤、阮耀阳、

申培伦、时景阳、史连军、史帅星、

苏贤礼、孙   浩、孙玉金、汤家焰、

田国才、田   佳、田   林、田庆华、

万   骞、王成行、王传军、王   丁、

王桂芳、王洪彬、王介良、王   军、

王   璐、王   品、王清良、王   伟、

王   文、王   振、魏   燕、魏永刚、

吴彩斌、吴桂叶、吴汉军、吴晓燕、

武海军、肖庆飞、肖   巍、肖燕飞、

谢   贤、徐宝强、徐   斌、徐龙华、

徐志高、薛楠楠、杨丙桥、杨宏伟、

杨   杰、杨   浪、杨   黎、杨绍利、

姚   伟、叶   青、印万忠、易   浩、

于   超、于明明、于跃先、余军霞、

余建文、余新阳、俞和胜、俞   娟、

袁   杰、袁   帅、袁益忠、岳   彤、

张   波、张   博、张晨阳、张国华、

张海军、张   贺、张家靓、张建良、

张溅波、张   明、张  娜、张宁宁、

张瑞洋、张睿冲、张素红、张行荣、

张越非、张占辉、张臻悦、赵炳戈、

赵德平、赵国强、赵留成、赵啟行、

赵   青、赵庆彪、赵思凯、赵永强、

郑立春、郑霞裕、钟   强、周恩会、

周   芳、周贺鹏、周俊武、周文涛、

周仙霖、周义朋、周玉昌、朱福兴、

朱红春、朱建裕、邹   冀、邹   松、

邹星礼、左小超

(待增...)

组委会秘书处

秘书长:

谢   刚、董海刚、刘牡丹、宋振国、

卢苏君、魏永刚、张毓芳、苗庆东、

丰奇成、魏国生

秘   书:

杨   妮、施晨琦、王灵利、黄凌云、

彭   蓉、罗   扬、王志刚、吴   涛、

刘福学、刘   杰、邹莉琼、王   燕、

冯   爽

预计专题分会场设置

1.低品位金铜矿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邱廷省、赵志强、梁治安、丰奇成、徐   斌、

侯彦青

2.稀有、稀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王成行、何桂春、刘   涛、白中义

3.锌/镍钴/锡锑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谢   刚、程少逸、宋振国、谢   铿、

张红英、邹   松、张晓辉、姚钰昀

4.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孟庆波、周贺鹏、廖秋光

5.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汪徐春、周恩会、赵啟行

6.选冶联合与绿色提取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温建康、赵刘闯

7.绿色药剂与化学选矿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刘崇峻、张行荣、吴桂叶

8.固废资源化与环境保护专题会场;

分会主席:

赵庆朝、李孔斋、郭凡辉

9.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分会主席:

卢苏君、杨   妮、薛楠楠、唐学昆、

瞿金为、戴国夫、张峰彬

部分报告题目汇总

排名不分先后,最终结果以大会议程为准

1 、低品位锂资源协同开发关键技术 王海北 正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 、复杂锡石-多金属硫化矿高效分离 邱显扬 正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科学院/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
3 、地聚物材料化关键技术与发展 张一敏 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
4 、耦合作用下共伴生有色金属加压浸出传递动力学研究 谢刚 教授 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5 、低品位氧化铜矿高效回收理论与技术进展 刘殿文 教授/副校长 昆明理工大学
6 、电解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工程示范 冉进财 教授/副校长 新疆工程学院
7 、稀土熔盐渣中有价金属协同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邱廷省 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8 、基于数据驱动的锡铟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 彭巨擘 党委书记/董事长 云南锡铟实验室有限公司
9 、"方铅矿与闪锌矿高效浮选分离的机理与产业化应用研究" 童雄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10 、青藏高原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选矿技术开发与实践 朱阳戈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1 、冶金熔渣有价金属富集与提取的关键技术 胡建杭 副总经理/教授 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
12 、"基于矿物基因特性的低品位复杂金多金属矿选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赵志强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3 、方铅矿抑制剂分子设计研究 刘崇峻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4 、共伴生铷铯矿的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进展 何桂春 院长/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15 、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解析 杨绍利 教授 攀枝花学院
16 、复杂硫化锌精矿镓锗的高效富集与回收 刘付朋 教授/副院长 江西理工大学
17 、绿色溶剂高效回收二次资源中稀土元素的研究 田国才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18 、复杂低品位矿高效利用与循环经济新模式研究 刘作华 教授 重庆大学
19 、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绿色药剂研发与应用 吴桂叶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 、复杂低品位镍矿多组分高效提取与高质利用 谢铿 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1 、绿色矿山磨矿与磁选装备系统化应用与实践 王前 "集团执行总裁/博士/正高级工程师" 山东华特磁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细粒矿物浮选研究进展 韩海生 教授 中南大学
23 、含汞酸泥选择性短流程提汞、硒研究 杨坤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24 、黄金等战略性金属资源绿色高效利用 徐斌 教授 中南大学
25 、固体铁源对含砷污酸常压固砷机理研究 祁先进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26 、有机浮选药剂开发研究 罗永春 教授 兰州大学
27 、双配体结构捕收剂的设计合成与浮选性能研究 张行荣 教授 青岛科技大学
28 、铜镍冶炼渣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王鹃 所长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 、辽西北高储量超低品位钒钛铁矿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薛向欣/程功金 教授/副教授 东北大学
30 、低品位铂族金属(PGM)矿综合回收关键技术 王成行 副所长 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31 、黄金选冶行业现状及科技发展前景 刘玉雷 秘书长 广西黄金协会
32 、难选铜矿及伴生钼资源高效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梁治安 高级工程师/所长 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
33 、"低品位微细粒易泥化难选金矿高效浮选工艺研究与实践" 丁超 选矿工程师 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
34 、低品位矿石分选关键技术与工艺进展 印万忠 教授 东北大学
35 、高纯金属真空制备研究进展 孔令鑫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36 、石英砂尾矿的高效应用研究 汪徐春 教授 安徽科技学院
37 、耐低温氧化锂捕收剂的研发与运用 廖秋光 教授 宜春学院
38 、"铜冶炼烟尘中锑铋协同提取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构筑研究" 廖华/侯彦青 博士/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39 、工矿固废资源化助力绿色低碳路域发展 王夕刚 总工 北京金元易生态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40 、"难选铜矿的春天:STs湿法冶金工艺点亮轻资产投资铜工业产业链" 王养利  部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铜矿湿法冶金研究院"
41 、钙基矿物资源高值化加工与利用 刘磊 研究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2 、铜尾矿在农业领域的高值化利用研究 赵庆朝 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43 、"攀枝花-白马钒钛磁铁矿矿床中共伴生有价及三稀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李硕  选矿工程师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
44 、低品位铜镍矿细磨细选工艺技术 罗春华 高级工程师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 、有色工业废水深度除砷除重药剂的研发及应用 董陇陇 高级工程师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6 、低品位橄辉岩型钛铁矿浮选试验研究 吴宁 高级工程师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47 、页岩钒钼矿产资源精馏精炼创新制程研究 樊涌 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
48 、硫化矿尾矿中重金属溶出及其固化研究 王桂芳 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9 、"锂离子电池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表界面原位调控策略" 张晓辉 教授 贺州学院
50 、煤伴生资源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 袁杰 教授 六盘水师范学院
51 、氧化铜矿高效活化浮选理论及应用 丰奇成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52 、振动斜盒浓密分级机的研制及应用 周兴龙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53 、海底资源流态化采掘及输送关键技术研究 胡东 院长/教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
54 、几个典型的浮选装备技术与尾矿强化回收实践 杨迪/刘国蓉 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5 、全球金属矿产国家信息保障 李春萌 副所长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56 、低品位钼精矿短流程制备高纯钼铼产品 彭俊 教授级高工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7 、电絮凝高效提取低浓度稀贵金属离子 戴国夫 准聘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58 、细粒含硫铜尾矿规模化增值消纳技术研究 王凯 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9 、孔调控与复合力场协同强化气化渣脱水过程传热传质机制 郭凡辉 副教授/系副主任 中国矿业大学
60 、难选氧化铜矿高效回收机理研究 申培伦/彭蓉 副教授/博士后 昆明理工大学
61 、菱镁尾矿-赤泥多孔陶瓷的制备及表面疏水功能化研究 张志彬/王余莲 副教授/教授 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62 、智慧选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罗赛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63 、"氧化矿物表面氧活性判据建立及其对浮选药剂设计的启示" 何建勇 副研究员 郑州大学
64 、低品位黏土型锂矿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邵爽 特聘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65 、铜、锌硅酸盐矿物溶蚀-络合催化硫化机理研究 吴丹丹 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66 、氨基酸类浮选捕收剂的设计与性能强化 马鑫 副教授 中南大学
67 、含钒浸出液萃取法短程制备高纯电解液研究 刘红 副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
68 、微束分析在低品位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程涌 副教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69 、分步沉淀浮选分离废水中铅锌离子的研究 张素红 副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70 、新型低碱捕收剂在低品位铜铅锌硫化矿中的浮选应用研究 邹松 副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71 、煤矸石中锂的赋存状态和选择性浸出研究 陈航超 副教授 六盘水师范学院
72 、锡尾矿预富集-选冶联合锡铁分离新技术及机理研究 吕晋芳 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73 、微细粒辉钼矿表面水化特征及浮选过程强化研究 李树磊 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
74 、稀土熔盐电解渣锂、稀土、氟多元有价元素异步提取研究 唐学昆 副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75 、废硬质合金刀具短流程分解及其溶液除铬、钒的研究 贺山明 副教授 江西理工大学
76 、钛白废酸中钪的选择性高效提取与分离基础研究 张伟光 副教授 桂林理工大学
77 、层状黏土矿物表界面调控及催化性能研究 赵放行 副教授 内蒙古工业大学
78 、典型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与稀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刘红昌 副教授/博导 中南大学
79 、人造岗石废渣协同钒铬渣焙烧及酸浸分离钒铬研究 瞿金为/王奕秋 副研究员/研究生 贺州学院
80 、"磁性铼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调控及其选择性分离机制研究" 何红星 副教授 昆明学院
81 、仿生分子在关键金属富集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 张梦云 校聘副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
82 、低品位铁资源直接还原磁选研究进展 吴世超 特聘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
83 、稳定浮选泡沫对细粒煤沉降脱水的影响机制研究 刘世麒 校聘副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84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难选氧化铜矿浸出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 纪翠翠 高级实验师 昆明理工大学
85 、"双碳背景下高性能CoNi电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波 讲师 贵州师范大学
86 、"天然辉钼矿基吸波材料性能强化及电磁波衰减机理研究" 白中义 讲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87 、硫酸渣与赤泥共还原-磁选回收铁及机理研究 赵永强 讲师 山东科技大学
88 、瓷球磨矿工业过程关键参数分析 袁程方 讲师 江西理工大学
89 、高孔压快速卸荷粉化解离富集矿物技术研究 张耕豪 讲师 北京科技大学
90 、"复杂多金属矿“协同解离-靶向分选”新技术研发及工业化应用研究——兼论未来发展趋势" 李颖 讲师 开封大学
91 、"基于颗粒解析直接数值模拟的椭球形颗粒表面粗糙度对曳力系数与传热系数的影响" 张峰彬 讲师 新疆工程学院
92 、新疆火烧云铅锌矿高效浮选界面配位化学与分选强化 姚钰昀 讲师 新疆工程学院
93 、几种硫化矿浮选药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张旭刚 博士后 兰州大学
94 、"基于EDTA螯合-清洗双机理驱动的氧化硫化镍矿强化浮选:非吸附表面调控与络合屏蔽效应研究" 付新亚 助理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5 、云母矿物浮选体系中难免金属离子作用机理研究 刘艳 助理工程师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6 、功能化自支撑膜电极构筑及低浓度铀选择性提取研究 王英伟 助理研究员 郑州大学
97 、"云锡复杂低品位锡尾矿资源绿色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柳彦昊 博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
98 、"磁协同作用下抑制剂对磁铁矿的反浮选抑制行为与机理" 高妮 博士研究生 太原理工大学
99 、"羟基化对金属基配合物捕收剂的结构调控及其在钨锡异步浮选中的应用" 付君浩 博士研究生 中南大学
100 、粗锂提纯新工艺的研究 杨明亮 博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
101 、"气固分选流化床中气泡动力学与分选颗粒运动耦合机制研究" 徐扬帆 博士研究生 中国矿业大学
102 、粉煤灰基莫来石晶须的可控制备及吸波性能强化研究 高东磊 研究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03 、辉钼矿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 王梦杰 研究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04 、煤矸石中关键金属AIGa提取方法探究 李春江 研究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05 、稀土共伴生矿产资源非常规分离技术 吴新元 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科技大学
106 、微波还原白云鄂博富铌矿的相变机制与分离研究 侯玉霞 硕士研究生 内蒙古科技大学
107 、冷电子枪灯丝特性对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 朱可可 研究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08 、"基于模具成型的Ag/CNTs复合基材料冷场阴极发射头环布式场发射性能研究" 黄明宏 研究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报告陆续增加中……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4-16日

会议地点:云南省·昆明市

征文内容与会议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一)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开发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

1.金属矿产资源特点(贫、杂、细)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工程化技术研究;

2.低品位、共伴生、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及发展趋势探讨;

3.多金属矿高效选矿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

4.选矿新药剂及新装备研究;

5.锂矿、钨锡、铜铅锌、贵金属等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

6.矿物高效分析技术;

7.红土矿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装备开发及发展趋势探讨;

8.智能、光电、色选选矿技术及装备在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应用;

(二)金属矿产资源高效清洁冶金及分离提取技术;

1.加压湿法冶金基础理论研究与工艺及设备;

2.羰化冶金技术研究及发展;

3.生物湿法冶金与矿业绿色发展;

4.矿冶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及5G智慧工厂技术应用探讨;

5.洁净低耗电积技术及产业化装备开发;

(三)矿冶过程“三废”处理技术;

1.矿冶领域减污降碳与污染控制技术;

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稀贵金属回收、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

3.二次资源再生利用及材料化增值冶金技术;

4.高效反应节能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应用;

5.复杂物料高效回收技术;

6.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元素关键技术;

7.黄金选、冶、环境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四)矿产资源高质利用技术;

1.镍钴新材料开发技术及发展方向;

2.新型催化材料研究与开发;

3.贵金属功能材料与循环利用;

4.高纯金属材料开发。

征文时间

会议面向各单位,各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矿物加工、冶金工程、材料开发应用、固废资源化等领域的论文。请发送E-mail到:wzgmeeting@china-mcc.com,请注明:如“第八届-昆明-低品位矿产资源会议+未发表(已发表)+作者名”字样,来稿截止日期在2025年11月5日,出版日期在2025年11月14日。

征文说明

1.各主办单位实验室委员请务必出席并投递论文,如不能出席派代表出席。

2.论文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学风严谨,未曾正式发表,且不涉及保密内容;所有会议论文均出版会议论文集,论文集出版不收取版面费或任何其它名目的费用;没有被录用的稿件恕不退回,被录用论文的第一作者及与会代表每人可获得一本论文集。

3.会场设置多媒体设备,请做交流的领导和代表准备好PPT讲稿,务必提前一周交给会务组,以便会议交流。

4.会议将设置分会场,鼓励年轻学者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时间10-15分钟,请提前联系会务组,以保证会议议程安排。

5.为推动低品位矿产资源领域的技术应用,欢迎国内外有关公司及机构支持、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在会议文集上刊登广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种形式宣传支持、赞助单位,为支持、赞助单位提供扩大市场、拓展业务良机。

关于会议说明及会议提醒

1.本次会议委托承办单位负责全面组织、酒店协调、费用收取、发票开具等会务工作。

2.会议代表收取注册费2500元/人,学生收取注册费1500元/人。该注册费包括会务、论文审稿、论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费、餐费等。

3.食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

4.收款账户:

户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辛安支行

账 号: 0200  2218  1920  0009  678

注:汇款时请注明 昆明矿产资源会议-姓名-单位名称

组委会联系方式

1.联系人:王志刚

手机:13810428716

电话:010-88793500转801

传真:010-88796961

邮箱:wzgmeeting@china-mcc.com

网址:www.china-mcc.com

2.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昆明冶金研究院)

联系人:杨妮

手机:15877969695

3.贵金属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施晨琦

手机:17869461040

4.稀有金属分离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

联系人:王灵利

手机:15202035502

5.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宋振国

电话:010-59069472

6.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卢苏君

手机:18193596787

7.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

联系人:黄凌云

电话:15812050021

8.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紫金矿业集团)

联系人:张毓芳

手机:13950876690

9.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苗庆东

手机:15892561565

         
我要参与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设备推荐
展开更多 +
全国热门有色金属技术推荐
展开更多 +

 

 评论 (0条)

200/200
中冶有色技术平台

报名参会

广西 - 桂林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云南 - 昆明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湖南 - 长沙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河南 - 焦作
2025年11月21日 ~ 23日

最新报道
更多+

赤泥综合利用研究报告2025
推广

热门报告下载
更多+

中工矿业
宣传

热门报道
更多+

推荐企业
更多+

2025(第二届)碳基材料大会
推广

发布

在线客服

公众号

电话

顶部
咨询电话:
010-887935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