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吴国华,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基础加强重点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镁合金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研究方向:高性能轻合金材料开发与成形。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项目。获2022和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2和2023年Stanford-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湖北省楚天学子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液等。担任InfoMat、J. Energy Chem.、eScience、Chin. Chem. Lett.、Batteries等杂志青年编委。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电子带厂副厂长,工程师,主要负责电子带厂新产品研发、科研项目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长期从事汽车行业相关铜合金材料的生产制造过程工艺研究,提高产品适用性,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壹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高中堂,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导。西安科技大学菁英人才、西安科技大学科技新星,中科院兰化所特聘研究员,获得省部级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ESI论文2篇,授权专利15项。主要研究方向:1.增材制造(3D打印);2.激光加工强化与再制造;3.精密铸造成型技术。
王双宝,博士,副教授,云南省青年人才,云南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硕士生导师,主要专长包括球差校正环境透射电子显微术及应用、轻质高强铝合金的微合金化、结构和性能调控等。在Cell子刊CRPS、Acta Mater.、InfoMat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第一/通讯作者3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 (第一发明人8件),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
标题:李勇
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