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
采矿
选矿
通用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复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废水处理
大气治理
固/危废处置
土壤修复
物理检测
化学分析
力学检测
无损检测
失效分析
环境检测
综合
胡国静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致力于碳素及金属材料高温防氧化技术、芯片超高纯金属靶材、新型电化学钛冶金、钛金属部件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等多项技术研发,授权12项发明专利,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预焙阳极防氧化功能陶瓷涂层和芯片制造用超高纯金属靶材相关技术指标全面超过欧美同类产品,处于领先水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
杨文杰,自1999年起,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2006年进入中铝集团郑州研究院,在生产一线、技术研发等多个岗位担任过主管职务;2016年进入中铝集团总部科技管理部,负责铝工业相关科技项目与集团能源管理工作;2019年进入郑州大学工作。曾参与国家863重大专项“基于惰性电极的铝电解新工艺”,“新型结构槽技术的研究及工业推广”等多个项目。工作期间,共申请专利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外文20余篇;获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侯春平 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宁夏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宁夏机械工程学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期刊审稿人。
李雪,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云南省首批“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云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5年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5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王喜章,南京大学,教授、博导。2001年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物理工学科做博士后2年(2003~2005),2011年被聘为教授。长期围绕纳米与介观结构材料的生长机理、成分与结构调控、宏量制备、催化功能化、能量转化与储存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标题:苏方远
评论 (0条)